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的救场女友是官方指定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7

林叙觉得,年底的绩效考评会都没此刻家里的电话会议让人头皮发麻。

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母亲周女士的面容占据正中,背景是家里熟悉的那面挂满了合影的墙,父亲林建国同志的脸挤在旁边的分屏里,表情是如出一辙的严肃。窗外是都市傍晚的流光溢彩,而他坐在自己精心装修、却莫名显得有些空旷冷清的公寓里,感觉自己像个正在被三堂会审的囚徒。

“叙叙,”周女士开口,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下周三,年二十八,晚上七点,湖滨路那家‘遇见’咖啡馆,位置我给你订好了。”

林叙揉了揉眉心,试图挣扎:“妈,年底了,公司真的特别忙,好几个项目……”

“忙忙忙,谁不忙?”林建国同志打断他,声音洪亮,“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我跟你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打酱油了!这次这个女孩,是你王阿姨的亲侄女,知根知底,听说性格好,长得也漂亮,在中学当老师,工作稳定。你必须去,没得商量。”

“爸,这不是去谈个项目,见面也得看感觉……”

“感觉感觉,你窝在你那个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就有感觉了?”周女士接过话头,语气带着点恨铁不成钢,“林叙,你马上就三十了!妈妈不是老古板,可你总得给我们个盼头吧?今年过年,你要是再一个人回来,你看你那些堂哥表妹的,孩子都会满地跑了,你好意思吗?”

电话那头似乎还隐约传来小侄子咿咿呀呀的背景音,像是在为这番话做最有力的注脚。

林叙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又是一场注定无效的抗争。父母的逻辑简单直接——年龄到了,就该结婚,结婚了,就该生孩子。至于他口中的“事业上升期”、“个人空间”、“精神契合”,在父母看来,都是不着边际的托词。

“妈,我知道了。”他最终选择妥协,声音里带着疲惫,“时间地点发我微信吧。”

周女士的脸色瞬间阴转晴,连带着林建国同志的眉头也舒展了些许。

“这就对了嘛!照片我发你了,人家姑娘叫李萌,多文静的名字。到时候穿精神点,别老是黑灰蓝,你那件米色的毛衣就挺好……”

又絮絮叨叨交代了十分钟“相亲注意事项”,直到林叙以“有个紧急电话要接”为由,才终于结束了这场单方面的“批斗会”。

屏幕暗下去,房间里彻底安静下来。林叙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得像一片倒悬的星河,却照不进他此刻心里的那点烦闷。

他不是抗拒恋爱,只是厌恶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像货物评估一样的见面。爱情难道不应该是怦然心动,是水到渠成,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遇到那个让你觉得“就是她了”的人吗?

而不是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去面对一个被贴上各种条件标签的陌生人,进行一场尴尬的、程式化的对话。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微信,除了时间地点,还有一张女孩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笑得温婉,确实符合“文静”的评价。林叙划掉通知,没有点开大图。

他心里莫名地升起一个念头:这个叫李萌的女孩,此刻是不是也和他一样,正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怀着同样的无奈和抵触,准备迎接这场被迫的会面?

几乎在同一时间,城市的另一端,苏晚晴正对着手机,进行着另一场艰难的通话。

“妈,我真的在努力找了……可感情这种事不能强求啊……”她声音放得很软,带着点撒娇的意味,试图化解电话那头的火药味。

“强求?我跟你爸逼你了吗?”苏母的声音拔高了几度,透过听筒清晰传来,“苏晚晴,你翻过年就二十八了!不是十八!你张阿姨给你介绍的那个公务员多好,工作稳定,人也老实,你见了一面就说没感觉?那你告诉我,你到底要什么样的感觉?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水喝?”

苏晚晴把手机拿远了些,揉了揉被震得发麻的耳朵。她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楼下是川流不息的车河,霓虹闪烁,映照着她有些苍白的脸。

“妈,那个王先生……他第一次见面就问我未来五年生孩子的规划,还建议我结婚后换个清闲点的工作好照顾家庭……这让我怎么有感觉?”

“那人家不是为长远考虑吗?说明人家认真!难道找个吊儿郎当天天跟你谈星星谈月亮的就是有感觉了?”苏母的逻辑无懈可击,“我告诉你,苏晚晴,今年过年,你要是再敢一个人回来,你就别进这个家门了!我跟你爸丢不起这个人!”

“妈!”苏晚晴急了,“大过年的,您说什么呢!”

“我说到做到!”苏母语气斩钉截铁,“要么,你带个男朋友回来;要么,你就自己在你的小公寓里过年吧!也好让你冷静想想,到底是你的那些虚头巴脑的感觉重要,还是实实在在的成家立业重要!”

“嘟…嘟…嘟…”

电话被挂断了。

苏晚晴握着手机,半晌没动。窗外喧嚣的城市仿佛与她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一种巨大的孤独和无力感将她包裹。

她理解父母的焦虑,尤其是在老家那个小城市,像她这个年纪还没结婚的女孩,几乎已经成为亲戚邻里口中的“异类”。可她无法说服自己,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就随随便便找个人搭伙过日子。

她想要的是爱情,是灵魂的共鸣,是那个能让她心甘情愿说“我愿意”的人。

而不是一个仅仅符合“结婚对象”条件的人。

可是,现实的压力如同潮水,一波波袭来,几乎要将她淹没。今年过年……她难道真的要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待在公寓里,连顿团圆饭都吃不上吗?

一股委屈涌上鼻尖,眼睛有些发酸。她用力吸了吸鼻子,逼回那点湿意。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她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能让她平安度过这个年关的办法。

“蓝湾”咖啡馆是林叙和苏晚晴不约而同的“避难所”。

它离两人上班的地方都不远,环境清幽,咖啡品质稳定,更重要的是,工作日傍晚这个时间点,客人通常不多。林叙喜欢在这里处理一些不需要太高专注度的工作,或者单纯放空。苏晚晴则常常在这里画设计稿,享受片刻的宁静。

今天,他们几乎是前后脚走了进来。

林叙点了一杯美式,习惯性地走向他常坐的靠窗角落。坐下后,他打开电脑,却没什么心思处理邮件,只是无意识地搅动着杯中的咖啡,望着窗外发呆。相亲的烦闷像一团湿漉漉的棉花,堵在胸口。

苏晚晴点了一杯拿铁,脚步有些虚浮地找了个离林叙不远的位子坐下。她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平板电脑,只是双手捧着温热的咖啡杯,眼神放空,显然心事重重。母亲那句“别回家过年”还在耳边回响,让她心慌意乱。

咖啡馆里流淌着舒缓的爵士乐,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两个各怀心事的人,沉浸在各自的烦恼里,并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直到——

林叙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是他母亲。他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妈……嗯,知道了,我会去的……哎呀,您就放心吧,我肯定准时到,穿那件米色毛衣,行了吧?”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里的无奈和敷衍,在安静的咖啡馆里,还是隐约传到了苏晚晴的耳朵里。

相似的困境总能引起共鸣。苏晚晴下意识地抬眼望去,看到一个穿着深灰色羊绒衫、侧颜轮廓清晰的男士,正对着电话低声下气地保证着什么。那情景,像极了被家长催着去完成作业的孩子。

她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紧接着,她的手机也震动起来,屏幕上跳跃着“母上大人”四个字。苏晚晴头皮一紧,深吸了一口气,才接起电话。

“妈……我还在加班呢……我知道,可是……”她的声音比林叙更轻柔,但那份焦灼和试图解释的无力感,同样清晰可辨,“男朋友又不是去菜市场买菜,说有就有的……您别逼我了行吗?过年我……我尽量想办法……”

电话那头的声音陡然拔高,连不远处的林叙都隐约听到了“不带男朋友就别回来”的尖锐语句。

苏晚晴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猛地挂断电话,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颓然靠在椅背上,眼圈不受控制地红了。她飞快地低下头,不想让人看见自己的失态。

两通电话,将两个陌生人的窘境,***裸地摊开在了对方面前。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林叙看着那个肩膀微微颤抖的女孩,心里莫名地生出一丝同病相怜之感。他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未开封的纸巾,轻轻放在了苏晚晴的桌角。

苏晚晴愣了一下,抬起头,泪眼朦胧中,对上一双带着温和关切的眼睛。男人的长相很干净,不是那种极具攻击性的帅气,但眉宇疏朗,眼神清正,让人心生好感。

“谢谢。”她低声道,声音还有些哽咽,抽出一张纸巾,擦了擦眼角。

“不客气。”林叙的声音温和,“看来……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苏晚晴被他这句话逗得微微扯了下嘴角,苦涩中带着点自嘲:“是啊,都被‘逼上梁山’了。”

短暂的沉默。爵士乐换了一首,节奏更慢,更添几分惆怅。

“家里……催得急?”林叙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问完又觉得有些唐突,补充道,“不好意思,我刚刚不小心听到一点。”

苏晚晴此刻正需要倾诉,面对这个陌生的、却共享着同一份尴尬的“难友”,她反而没什么戒备。“嗯,”她点点头,声音带着浓浓的无奈,“下达最后通牒了,今年过年不带男朋友,就不用回家了。”

林叙感同身受地叹了口气:“我也差不多。被安排了相亲,下周三,像完成任务一样。”

“相亲……”苏晚晴喃喃道,眼神闪烁了一下,一个模糊的、大胆的念头开始在她脑海中成形。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人——衣着得体,举止有礼,眼神干净,看起来不像坏人,而且,他似乎也正陷入同样的困境。

或许……这是个机会?

一个荒谬却又极具诱惑力的想法,像破土而出的嫩芽,疯狂滋长。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端起自己的咖啡杯,走到了林叙对面的空位坐下。

“抱歉,可能有点冒昧,”苏晚晴的脸微微泛红,但眼神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我叫苏晚晴。刚才听你打电话,你似乎……也很困扰家里的安排?”

林叙有些意外,但出于礼貌,还是点了点头:“林叙。是的,非常困扰。”

苏晚晴的心脏怦怦直跳,她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让自己的提议听起来不那么惊世骇俗:“那么……林先生,我们或许可以……互相拯救一下?”

“互相拯救?”林叙挑了挑眉,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词感到不解。

“对。”苏晚晴用力点头,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密谋一件大事,“你看,你不想去相亲,我不想被剥夺回家过年的权利。我们面临的,其实是同一个核心问题——缺少一个‘伴侣’来应对家庭压力。”

林叙似乎有点明白她想说什么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苏晚晴继续阐述她的“方案”:“我的提议是,我们……可以暂时结盟。你,假装是我的男朋友,陪我回家过年,帮我度过这个难关。作为回报,你可以用‘已经有稳定交往对象’为理由,名正言顺地推掉你家里的相亲安排,甚至获得一段时间的清静。”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林叙的第一反应是荒谬。假装情侣?这只有在狗血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

但他没有立刻拒绝。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提议……该死的具有吸引力。

如果他有一个“女朋友”,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父母的确不会再紧逼着他去相亲。他可以获得喘息的空间,甚至可以借此观察父母的态度,为未来真正的恋情争取时间。而需要付出的,仅仅是陪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女孩子回趟家,演几天戏。

风险呢?风险在于,对方是否可靠?这场戏会不会演砸?后续会不会有麻烦?

他仔细看着苏晚晴。她长得很好看,不是那种具有攻击性的明艳,而是清丽温婉的类型,皮肤很白,眼睛很大,此刻因为紧张和期待,睫毛微微颤动,像受惊的蝶翼。她的眼神很干净,带着真诚和一点孤注一掷的勇气。

不像是个骗子,更像是个被逼到墙角,急中生智的聪明女孩。

“苏小姐,”林叙沉吟着开口,“你的提议……很特别。”

“我知道这很突然,也很……匪夷所思。”苏晚晴有些急切地解释,“但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不是吗?与其被动地接受安排,或者孤军奋战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不如我们合作,各取所需。我保证,只是假装,在我家人面前演几天戏,过年回来,我们就‘和平分手’,绝不会纠缠你!”

她说得又快又急,生怕林叙拒绝。

林叙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已经微凉的美式喝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更清醒了几分。他在权衡利弊。

拒绝,意味着下周要去面对一场尴尬的相亲,以及年后可能无穷无尽的下一场。接受,意味着一次冒险,但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眼前的麻烦。

“为什么是我?”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并不认识,你怎么确定我是个合适的‘演员’?又怎么信任我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苏晚晴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她坦然道:“第一,我们在这里‘偶遇’过很多次,我虽然没和你说过话,但观察过你,你看起来是个有教养、有分寸的人。第二,我们处境相同,算是利益共同体,目标一致。第三,”她顿了顿,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我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男朋友’。你,是目前看来最合适,也是唯一的人选。”

她的坦诚,反而增加了她的可信度。

林叙沉默了片刻。咖啡馆柔和的灯光落在苏晚晴的脸上,勾勒出她精致的侧脸线条,也照见她眼底那份不容错辨的焦虑和期盼。

他的心微微动了一下。

或许,偶尔脱离按部就班的轨道,进行一次小小的冒险,也不错?

“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合作协议’。”林叙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但眼底多了一丝跃跃欲试的光芒。

苏晚晴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落入了星辰:“你同意了?”

“原则上同意。”林叙点点头,“但细节需要敲定。比如,我们各自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喜好厌恶,必须对口供,不能出现穿帮。还有,‘恋爱’的过程、细节,也需要统一口径。以及,这次‘合作’的界限和结束时间,必须明确。”

“没问题!”苏晚晴几乎是雀跃地应道,“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对资料!”

她立刻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

林叙看着她瞬间焕发出的活力,与刚才那个泫然欲泣的女孩判若两人,不由得失笑。也许,这场意外的“合作”,会比想象中有趣。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成了林叙和苏晚晴人生中最奇特的一次“信息交换会”。

他们互相通报了姓名、年龄、职业、籍贯、教育背景等基本信息。

“林叙,29岁,凌峰科技项目部经理,南城人,A大计算机系毕业。”

“苏晚晴,27岁,‘萤火’设计工作室设计师,清源市人,B美视觉传达专业。”

他们分享了各自家庭的简单情况,父母的工作、性格、可能的关注点。

“我爸是中学老师,比较严肃,看重礼节和稳重。我妈是医生,有点洁癖,心思细腻,特别关注细节。他们可能会问很多关于你工作、家庭、未来规划的问题。”

“我爸在国企,妈妈是小学老师,都比较传统,喜欢踏实、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尤其是我妈,可能会暗中观察我们之间的互动,比如……你有没有给我夹菜,会不会记得我的喜好之类的。”

他们甚至开始互相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厌恶,像两个真正的情侣在努力熟悉彼此。

“我不吃香菜,不喜欢太甜的点心,咖啡喝美式或者手冲,偶尔喝一点单一麦芽威士忌。”

“我喜欢吃辣,但肠胃一般,所以只能浅尝辄止。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悬疑和科幻片,讨厌吵闹的公共场合和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他们模拟了一些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并设定了统一的回答。

“怎么认识的?”

“在朋友组织的读书分享会上认识的,觉得彼此挺聊得来,就交换了联系方式。”

“交往多久了?”

“三个多月。”

“谁追的谁?”

林叙看了苏晚晴一眼,语气自然:“我主动的。”

苏晚晴配合地低下头,做出一点害羞的样子。

在对答的过程中,他们惊讶地发现,彼此竟然有不少共同点。都喜欢悬疑小说,都欣赏某个小众导演的电影,甚至都对一家巷子深处的私房菜馆评价很高。

“那家‘拾光’私房菜,他们的红烧肉简直一绝!”苏晚晴提到美食,眼睛都在发光。

“确实,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肥而不腻。”林叙点头赞同,心里对这位“临时女友”的品味有了几分认可。

这种默契的发现,让原本有些荒诞和尴尬的“合作”,平添了几分轻松和愉悦。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天色早已彻底黑透。

资料对得差不多了,林叙提出最关键的问题:“关于这次‘合作’的界限,我认为需要明确几点。第一,这是纯粹的互助行为,不涉及任何情感或经济上的纠葛。第二,在必要场合,可能会有一些基础的、不逾矩的肢体接触,比如牵手、挽臂,仅限于在长辈面前表演需要,希望你不要介意。第三,合作期限,到正月初六你返回本市为止,自动结束。结束后,我们对外统一口径是‘因性格不合,和平分手’,互不纠缠,回归陌生人状态。可以吗?”

他的条理清晰,考虑周全,让苏晚晴感到安心。她认真地点点头:“我完全同意。谢谢你愿意帮我,林叙。”

“互利互惠。”林叙微微一笑,“那么,合作愉快,苏晚晴。”

他向她伸出手。

苏晚晴看着那只骨节分明、干净修长的手,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轻轻握了上去。

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带着一种稳定的力量感。

“合作愉快。”

一触即分。两人都迅速收回了手,仿佛那短暂的接触带着微弱的电流。

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的凝滞。

“那个……我们是不是应该加个微信,拉个群,方便随时沟通‘剧本’?”苏晚晴率先打破沉默,晃了晃手机。

“当然。”林叙拿出手机,扫了苏晚晴的二维码。

好友添加成功。林叙的头像是夜空下的雪山,冷静而遥远。苏晚晴的头像是一只圆滚滚的卡通橘子,带着点傻气的可爱。

“我建个群,就我们两个人,群名……叫‘春节特别行动组’?”苏晚晴提议,带着点顽皮。

林叙被这个群名逗笑了:“可以。”

“春节特别行动组”群聊建立。

看着这个颇具戏剧性的群名,两人相视一笑,之前那份陌生感和尴尬,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消融了不少。

“好了,苏‘女友’,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去?”林叙站起身,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进行第一次“彩排”。

苏晚晴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从善如流地拎起包:“好啊,谢谢林‘男友’。”

两人并肩走出咖啡馆。冬夜的冷风扑面而来,苏晚晴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林叙犹豫了一瞬,还是动作略显生疏地,将自己的羊绒围巾解了下来,递给她:“风大,围着吧。”

苏晚晴看着他递过来的深灰色围巾,上面还带着他身体的余温,心里蓦地一暖。她接过来,轻轻围上,淡淡的、属于他的清爽气息萦绕在鼻尖。

“谢谢。”

他们走向停车场,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交汇,时而分离。

坐在林叙的车里,暖气驱散了寒意。苏晚晴报出自己公寓的地址,距离这里并不远。

车内流淌着低回的轻音乐,两人一时无话。苏晚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五味杂陈。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戏剧性,她竟然真的找到了一个“假男友”,而且还是一个看起来相当不错的男人。

这真的能顺利瞒过精明的父母吗?这场戏,会如何收场?

她心里充满了不确定,但相比于几个小时前的绝望和无助,此刻至少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一份……并肩作战的奇特安全感。

林叙专注地开着车,眼角的余光能瞥见苏晚晴安静的侧影,和她围着自己那条格格不入的围巾的样子。他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几个小时前,他还在为相亲烦闷,几个小时后,他居然有了一位“合约女友”。

生活,果然比戏剧更荒诞。

但不知为何,他心底那份因被安排而产生的烦躁,似乎减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未知挑战的新奇感,和一丝……对即将到来的“表演”的隐隐期待。

车子平稳地停在苏晚晴公寓楼下。

“到了。”林叙说。

苏晚晴解开安全带,取下围巾,仔细叠好,递还给林叙:“谢谢你的围巾,还有……谢谢你愿意‘拯救’我。”

“不客气,‘行动组’成员互帮互助是应该的。”林叙接过围巾,语气轻松。

苏晚晴被他逗笑,挥了挥手:“那我先上去了,路上小心。微信联系。”

“好。”

看着苏晚晴走进公寓大门,身影消失,林叙才缓缓发动车子。

他拿起手机,点开那个名为“春节特别行动组”的群聊,里面还空空如也。他又点开母亲周女士的微信对话框,那条关于相亲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还静静地躺在那里。

他沉吟片刻,打字回复。

林叙:妈,相亲的事,取消吧。

几乎是立刻,周女士的电话就追了过来。

林叙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用一种刻意带着点愉悦和正式的语气说道:

“妈,正想晚点跟您说呢。其实……我交女朋友了。对,交往一段时间了,本来想稳定点再告诉你们的……她叫苏晚晴,是个设计师……人很好……今年过年,我打算带她回家见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