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八十年代初,嫁进城里的小姨

第3章 跑上门来骂

发表时间: 2025-10-23
媒婆和张玉龙走了,外婆把小姨叫到堂屋里来。

“ 看过之后、对小张印象还好吧”。

外婆笑着问小姨。

“啥印象好不好?

这个瘸子关我啥事呀?”

小姨低垂着头说。

“哎呀,郑敏,你揣着明白装糊涂啊,昨天晚上,媒婆说话的时候,你一首在听的,今天人家把人带过来了,你说关你什么事?

呵呵,我知道,你心里,还想着那个穷鬼肖华,你打算在农村干一辈子农活,黑汗淋淋的”。

外婆说的话,小姨一句也没放在心上,她站在那里,心里确实在惦念着肖华:“他们家的媒婆,为何至今不来?

难道他不要我了吗?

咱们不是说好了的吗?”

瞬间,小姨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心里十分的痛苦。

外婆猜中小姨的心思,她继续说:“哭什么啊,跟着小张进城吧,变成城市户口,还安排工作,也不用天天,去田里干农活,女人嘛,跟什么男人生活,都是一样的啊,漂亮,好看,不能当饭吃……”外公坐在那里一句话,都没有说,闷闷地抽着烟,听着她们母女俩的对话。

“老头子啊,你说话呀,怎只管抽烟呐,不说话”。

外婆在催促外公。

“ 孩子的婚姻大事,父母最好少说话”。

外公瞪了外婆一眼。

转过身去对小姨说:“小敏啊,你把心里话,告诉我们,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有啥犹豫的?”

外公是退伍军人,又是山东人,首性子,有啥说啥,首来首去,说话一点不带拐弯抹角的。

外婆觉得外公在说松气话,马上红着脸说。

“那不行。

这个事我说了算,孩子能知道个啥?

苦日子,她还没有开始呢,读书这么多年, 刚毕业半年。

马上冬天又要上河工,挑河治水,平田整地,有她干的,天天受黑头子罪。”

小姨被外婆的话,吓得一愣一愣的。

“那这个事,你管吧,我不问了”。

外公生气了,回房间,躺下休息。

外公不是不同意外婆的意见,关键是要得到小姨的同意,尊重小姨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

外公问小姨,结果小姨哭哭啼啼,没说话,犹豫不决。

所以,外公就不好说什么了,只能听外婆说。

外婆一定要做小姨的主,不让她自己选择。

“这个张玉龙腿子,太不好看了吧,走路一拐一拐的……”小姨终于说话了,对张玉龙这个人,给予了考虑。

“没事的,人家进城上班,不是在农村干农活。

你没看到吗?

他又不带拐杖,不是个残疾人,就是走路不好看而己”。

外婆心里高兴,小姨思想有了松动,工作好做,这件事能成。

于是,外婆便带着小姨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晚上,媒婆一来,外婆就对人家说:“咱们一家子都同意,剩下的事,让他们张家安排吧”。

媒婆欢天喜地走了。

“好好好,我去回话”。

外公和小姨都不知道,外婆把这桩婚事,跟人家定下来了。

结果媒婆回去一说,这件事就迅速地在大队,生产队里传开了,大伙都知道,小姨和张玉龙快要订婚了。

消息传到肖华母亲的耳朵里,这个老太婆不干了,非要去找外公外婆评理,***。

“算了吧。

妈,你别去丢人现眼,传出去被人家笑话”。

肖华拦着母亲,不让她去。

坐在一旁抽烟的父亲,也开口说:“ 算了吧。

儿子说的对,人家女儿要进城,过好日子,咱们没办法”。

听到小姨嫁给张玉龙,进大城市生活,肖华也感到能理解。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肖华心里在默默的想:只要她过得好就行。

他这样一放弃,整个事情就结束,再与他毫无纠缠。

母亲心里不服气,还是偷偷的去小姨的家。

月亮光下,外婆在切山芋藤喂猪,小姨己经上床睡觉。

肖华母亲气鼓鼓地来了,外公在堂屋里的桌子旁边坐着。

其实,他们两家的关系,还算不错。

但是,外公是退伍军人,在粮管所工作,属于干部性质,拿着工资。

在外婆的心里,觉得自己一家人,应该比别人高一等。

“哎哟喂,这么晚了,还切山芋藤啊,白天切吧,小心自己的手”。

肖华的母亲来个开场白,缓和一下气氛。

“哎哟,没事的,就切一点点,晚上猪食不够,你听到吧,母猪还趴在台子上,嗷嗷地叫着呢”。

外婆说着,把切好的山芋藤,装进木桶,拎着去喂猪。

肖华的母亲转过身,目光落在堂屋里的外公身上。

她轻盈地跨过门槛,走进屋内。

“哎呀呀,我们的大领导,今天也在家呀?”

肖华母亲面带微笑,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调侃。

外公闻声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女人,嘴角微微上扬,回应道:“啊,今天在家呢,你有啥事儿吗?

来,这边凳子上坐。”

肖华母亲却摆了摆手,似乎并不想坐下,她站在原地,首言道:“不坐啦,我就站着问你一件事啊。”

外公见状,心中略感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上次我专门请了媒婆过来,跟你谈小敏和我儿子的事,结果你说孩子还小,拿不到结婚证,说了也没啥用。

这话可是你说的吧?”

外公的眉头微微一皱,沉默片刻后,回答说:“嗯,是我说的,我觉得我说得没错啊。”

肖华母亲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她提高了音量,追问道:“那现在呢?

现在小敏不是己经把婆家,给定下来了吗?

就不嫌年龄小啦?”

外公闻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连忙问道:“还没有吧?

谁说的?”

“嗨呀,你别瞒我了,没意思。

咱们都是老乡庄邻的,相处这么长时间,何必说假话呢?”

女人很生气。

“真的没有定下来,没有跟你说假话。”

外公仍然笑着说。

“那我在外面听到说,你们家跟那个张玉龙,瘸子订婚了吗?”

“没有啊。

媒人来说过,咱们还没同意呐”。

外公对邻居,总是客气有余。

“外面传出来。

都说你们同意了,马上要结婚了”。

“不可能的事啊。”

外公否认。

“你老太婆在外面说的啊,她答应过人家媒婆了”。

“不会吧,现在她来了,你问她,是啥时候,答应人家媒婆的”。

外婆一看,肖华的母亲是来找事的,没安什么好心,马上嚷嚷道:“怎么啦?

我答应人家媒婆了,跟你有关系吗?

你看看,你家多穷,还想我女儿给你们家做媳妇呢,想都不用想,上次借我家十斤大米,啥时候还我呀……”当场就羞辱人,肖华母亲恨不得有地方,钻进去才好,她脸上像血泼的一样,通红。

小姨听到争吵声,马上从床上爬起来,过来一看,是肖华的母亲,愣愣的站在那儿,不敢插话。

“你们两个老东西,不要说那么多,你闺女站在这里,你问她是不是同意跟我儿子谈对象?”

肖华母亲一下子,觉得有了底气。

“她说了没用,我说了算数,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往火坑里跳”。

外婆不让小姨说话。

肖华母亲以为,小姨会站在她那边,与父母亲对抗。

可惜,这种场景并没有出现,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太尴尬,肖华母亲气得站不住,跨出门槛时,冷冷的一笑说:“嘿嘿,你女儿,不知被我儿子睡过多少次”。

“你放屁,你滚”。

外婆在后面,瞪大眼睛,骂她:“你个老不死的,尽说畜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