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其它小说 > 晶岩星的回响

晶岩星的回响

心非本心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科幻末世《晶岩星的回响主角分别是晶芽石作者“心非本心”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晶岩星的回响》是大家非常喜欢的科幻末世小作者是有名的网络作者心非本主角是石砧,晶芽,晶小说情节跌宕起前励志后苏非常的精内容主要讲述了晶岩星的回响

主角:晶芽,石砧   更新:2025-10-26 15:40:3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故事前情

晶岩星,一颗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岩石行星,因恒星辐射特性,孕育出以硅晶体与金属氧化物为躯体的岩族。他们无需氧气,靠吸收蓝巨星的 “高能辐射波” 存活,体温恒定在 300℃,身体状态以晶体透明度、振动频率为表征 —— 透明晶体多为年轻岩族,如晶芽;深灰色玄武岩晶体多为年长守护者,如石砧。

岩族的文明根基,是遍布星球表面的 “聚能晶簇”—— 天然巨型硅晶体结构,像 “能量海绵” 收集蓝巨星辐射,再通过地下 “地脉晶线” 输送至全星球;而覆盖晨昏带的 “光盾屏障”,则是抵御永昼面高温、永夜面酷寒的生存防线。这一切平衡,却因蓝巨星的 “氦元素丰度” 突破临界值,悄然崩塌。

三百年前,蓝巨星曾发生一次小规模辐射骤降,导致三分之一聚能晶簇碎裂。当时石砧还是刚褪去 “雏晶壳” 的学徒,跟随师傅一位痴迷远古文明的工程师奔忙修复。师傅在古籍中发现 “北极有远古聚能核心,可借地核热能供能” 的铭文,坚信这是岩族的 “备份希望”。但彼时岩族普遍信奉 “修补现有晶簇” 的保守策略,无人愿与师傅同行 —— 师傅最终独自驾驶旧履带车前往北极,从此失踪。后来岩族在北极冰晶高原边缘,发现履带车的金属残骸,车身晶体外壳被完全熔断,只残留一块刻有 “双晶共振” 纹路的暗褐色碎片,石砧将碎片与师傅留下的 “晶纹凿” 珍藏,从此对 “远古核心” 心生敬畏与怀疑,坚信 “看得见的修补,才比传说可靠”。

五十年前,晶芽的父亲石砧的同期同事成为西核心聚能晶簇的维护工程师。他继承了石砧师傅对远古文明的研究,偷偷整理铭文资料,提出 “核心启动需双晶共振” 的猜想,却因 “缺乏实证” 被长老会驳回。直到三年前,蓝巨星辐射波动加剧,西核心在一次辐射脉冲中损毁,晶芽父亲为保护整理好的铭文残片一块暗绿色碎片,身体被辐射熔断,临终前将碎片与笔记交给晶芽,嘱托她 “别让远古的希望,埋在硅砂里”。

晶芽带着父亲的遗愿,拜入石砧门下 —— 她痴迷铭文解读,多次向石砧提及 “启动远古核心”,却总被石砧以 “你父亲当年也没找到证据” 打断。师徒间的观念分歧,在蓝巨星的 “氦闪倒计时” 浮出水面时,被推向临界点:天文学家监测到,蓝巨星将在 10 个晶岩日内爆发第一次氦闪,届时所有聚能晶簇会被瞬间熔断,光盾屏障也将瓦解。

长老会紧急召开会议,提出 “放弃边缘晶簇、保全核心区域” 的牺牲策略,却被晶芽反驳 —— 她拿出父亲的暗绿色碎片,结合石砧师傅留下的暗褐色碎片,初步解读出 “核心在北极冰晶高原,需双晶共振启动” 的关键信息。而石砧在看到两块碎片拼接后显现的 “地脉晶线图” 时,突然想起师傅笔记里的一句话:“双晶共振,不是不信科技,是给文明留个备份 —— 就像给徒弟留把晶纹凿。”

最终,在西半球光盾率先瓦解、永昼面热浪开始吞噬晶簇森林的危机下,石砧放下三百年的执念,决定与晶芽一同前往北极 —— 他们驾驶唯一一辆配备重型防辐射服、能量护盾的晶体履带车,带着拼接完整的铭文碎片与师傅的晶纹凿,踏上穿越硅漠、辐射裂隙、晶尘风暴的征途。彼时谁也不知道,这场 “以命赌希望” 的旅程,不仅会解开三百年前师傅失踪的真相,更会让岩族的文明,在双晶共振的光芒里,重获新生。

蓝巨星的光芒像一块冷却的钢锭,将晶岩星的晨空染成沉郁的靛蓝色。石砧趴在 “巨柱晶簇” 的第三层晶体平台上,背部的玄武岩晶体紧贴着簇身,每一次呼吸都带动胸腔的硅质骨架微微振动 —— 这是岩族最古老的 “能量感知术”,通过晶体结构的共振,捕捉聚能晶簇内部的能量流动。

他的指尖划过簇身一道浅白色的纹路,那是三百年前 “第一次辐射骤降” 时留下的应力痕。当时他还是个刚褪去 “雏晶壳” 的年轻岩族,跟着师傅在这片晶簇森林里奔忙,看着无数晶簇因能量枯竭而碎裂,像被狂风折断的硅树。如今,师傅留下的那把 “晶纹凿” 还别在他腰间,凿身的石英层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只有顶端的合金刃口,还保留着当年修补晶簇的细小缺口。

“师傅,你又在用那套老法子?”

清脆的振动声从下方传来,像石英晶体被轻轻敲击。石砧低头,看见晶芽站在地面的硅质岩石上,透明的身体折射着蓝巨星的光,像一颗悬浮的冰粒。她手里捧着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盒子侧面插着七八块形状不规则的晶体碎片,其中一块暗绿色的碎片上,刻着细密如蛛网的纹路 —— 那是她上周在 “废弃晶坑” 里找到的,据说是上千个晶岩年前,远古岩族留下的 “铭文残片”。

“新法子未必比老法子可靠。” 石砧从平台上跳下来,落地时硅质关节发出 “咔嗒” 的脆响。他走到巨柱晶簇的底部,蹲下身,用晶纹凿的刃口轻轻刮了刮簇身的基座。一缕银白色的硅粉簌簌落下,他用指尖蘸起一点,放在眼前捻了捻,“你看,这里的晶体密度又降了,昨天还能达到 0.7,今天只剩 0.58。按这个速度,不出三个晶岩日,它就撑不住了。”

晶芽凑过来,把金属盒子放在地上,打开盒盖 —— 里面铺着一层黑色的导热棉,棉上嵌着一个小巧的晶体传感器。她将传感器贴在石砧刮过的地方,传感器顶端的指示灯闪烁了三下,发出一道淡蓝色的光。“数据出来了,能量传导效率 62%,比昨天下降 9 个百分点。” 她的振动频率微微升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但这不是修补能解决的问题,师傅。天文学家那边传来消息,蓝巨星的‘辐射脉动周期’已经从原来的 12 个晶岩时,缩短到了现在的 4 个晶岩时 —— 它在‘不稳定化’,就像快要炸开的能量罐。”

石砧皱了皱眉。他知道天文学家们最近一直在讨论这件事,但他总觉得,那些年轻的岩族太容易被 “未知” 吓住。晶岩星存在了上亿个晶岩年,蓝巨星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波动,每次危机最终都能靠岩族的双手化解。就像师傅当年说的:“我们的家园是用晶体和韧性筑成的,不是靠那些写在碎片上的传说。”

“修补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争取时间。”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硅粉,“昨天长老会刚调配了一批‘高聚能晶体’,下午就能送到这里。把巨柱晶簇的基座加固一下,再给它补充些能量,撑到蓝巨星稳定下来,应该没问题。”

“稳定?” 晶芽的身体突然亮了一下,透明的晶体表面泛起一层淡紫色的光晕 —— 这是岩族情绪激动时的表现,“师傅,你没听天文学家的完整报告!他们说,蓝巨星的‘氦元素丰度’已经达到了临界值,最多十个晶岩日,就会发生第一次‘氦闪’。到时候,整个晶岩星的聚能晶簇,都会被瞬间熔断,没有任何修补的机会!”

石砧的动作顿住了。他抬起头,望向天空中的蓝巨星。那颗巨大的星体此刻显得格外平静,靛蓝色的光芒均匀地洒在晶岩星表面,像一层温柔的纱。但他知道,平静的表象下,可能隐藏着足以摧毁整个文明的力量。三百年前的那场危机,蓝巨星只是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辐射骤降,就导致了近三分之一的晶簇碎裂;如果真的发生氦闪…… 他不敢再想下去。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石砧的振动频率低沉下来,像被雨水打湿的玄武岩,“像你一直说的那样,去北极找那个‘古老聚能核心’?那个只存在于传说里的东西?”

“它不是传说!” 晶芽急切地抓起地上的金属盒子,从里面取出那块暗绿色的铭文残片,递到石砧面前,“你看这个!我已经解读出一部分了。上面写着‘两极有核,聚地脉之能,御天罚之威’——‘天罚’指的就是蓝巨星的氦闪,‘核’就是古老聚能核心!还有这里,” 她用指尖指着残片边缘的一道弧线纹路,“这个图案,和北极‘冰晶高原’的地貌图一模一样!它真的存在,师傅!”

石砧看着那块残片,眼神复杂。他想起师傅失踪前的最后一个晶岩日,也是这样一个靛蓝色的早晨。师傅把晶纹凿塞到他手里,说要去北极寻找 “能拯救晶簇的希望”,然后就驾驶着一辆旧的晶体履带车,消失在晶簇森林的尽头。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有岩族在北极的边缘发现了履带车的残骸,车身的晶体外壳被完全熔断,只剩下扭曲的金属骨架,像一具凝固的硅尸。

“你师傅当年,就是抱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去的北极。” 石砧的指尖轻轻抚过残片上的纹路,触感粗糙,带着远古岩族的温度,“他也相信那些铭文,相信那个所谓的‘核心’。结果呢?他变成了北极冰原上的一堆废铁,连完整的晶体都没留下。”

晶芽的身体暗了一下,透明的表面失去了光泽。她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残片,振动频率变得低沉而沙哑:“我知道师傅的事…… 但那不是核心的错,是他太急了,想独自启动它。你看这段铭文,” 她指着残片中央的两个重叠的圆形纹路,“这里写着‘双晶共振,方能启核’—— 启动核心需要两个岩族的晶体频率同步,产生共振能量,才能激活它。当年师傅一个人去,根本不可能成功。”

石砧沉默了。他从未想过,师傅的失败可能不是因为核心不存在,而是因为启动方式不对。他想起师傅留下的一本笔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晶体薄片,薄片上画着两个牵手的岩族,周围环绕着能量波纹。当时他以为那只是师傅随手画的涂鸦,现在想来,或许那就是 “双晶共振” 的示意图。

“就算你的解读是对的,” 石砧抬起头,看着晶芽透明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核心的具体位置,不知道启动它需要多少时间,更不知道北极的冰原上,还有多少我们无法预料的危险。你是我唯一的徒弟,我不能让你像我师傅一样,把命丢在那个地方。”

晶芽的身体重新亮了起来,这次的光芒比之前更明亮,像一团燃烧的冰火。“师傅,我们没有选择了!” 她的振动频率坚定而有力,“如果我们不去,十个晶岩日后,整个晶岩星的岩族都会变成晶体粉末,包括你,包括我,包括所有我们在乎的人。去北极,至少还有一丝希望;留下来,只能等着灭亡。”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划破了晶簇森林的宁静。那是安装在 “中央晶塔” 顶端的 “辐射预警仪” 发出的声音,声音的振动频率极高,像一把锋利的晶体刀,割破了靛蓝色的晨空。

石砧和晶芽同时抬头,望向中央晶塔的方向。只见塔顶的预警灯原本是稳定的绿色,此刻却在疯狂闪烁,从绿色变成黄色,再变成刺眼的红色。紧接着,地面开始微微颤抖,蓝巨星的光芒突然变得炽烈起来,像一块被投入熔炉的钢块,将整个天空染成了耀眼的白色。

“辐射脉冲!快躲起来!” 石砧一把抓住晶芽的手臂,将她拉到巨柱晶簇的阴影下。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她,背部的玄武岩晶体直面着蓝巨星的强光。

晶芽感觉到师傅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能量冲击。她透过师傅的臂弯,看到远处的晶簇森林里,有几座较矮的晶簇开始发出 “噼啪” 的声响,簇身的晶体层像被打碎的玻璃,一片片往下掉。一些正在晶簇上维护的岩族,来不及躲避,身体被强光笼罩,透明的晶体表面瞬间出现无数裂纹,像被冻裂的湖面。

“师傅,你的背!” 晶芽突然发现,石砧背部的玄武岩晶体上,那道三百年前的旧裂纹,正在慢慢扩大,裂纹中渗出一缕银白色的液态硅 —— 那是岩族受伤时的 “血”。

石砧没有说话,只是将晶芽护得更紧。他能感觉到背部的晶体在灼热的辐射下逐渐软化,像快要融化的蜡。但他更清楚,此刻他不能倒下,至少不能让晶芽受到伤害。就像当年师傅护住他一样,这是岩族之间的传承,是刻在晶体里的责任。

强光持续了大约半个晶岩时,才慢慢减弱。蓝巨星重新恢复了靛蓝色的光芒,但天空中多了一层淡淡的红色光晕,像一层凝固的血雾。

石砧松开手,慢慢直起身。他的背部传来一阵刺痛,每动一下,都能感觉到晶体摩擦的 “沙沙” 声。晶芽扶着他的胳膊,看着他背上扩大的裂纹,透明的眼睛里渗出了液态硅,像两颗融化的水晶珠。

“师傅,你没事吧?” 她的振动频率带着哭腔,“我这就去拿‘修复凝胶’,我们现在就去修补你的晶体!”

“不用急。” 石砧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处的晶簇森林。那里已经一片狼藉,至少有十几座晶簇碎裂在地,像倒塌的硅塔。一些幸存的岩族正在废墟中忙碌,有的在抢救还能使用的晶体碎片,有的在查看受伤的同伴,空气中弥漫着硅粉和液态硅的味道。

“去中央晶塔,看看长老会怎么说。” 石砧拿起腰间的晶纹凿,紧紧握在手里。他知道,这次的危机,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修补晶簇已经不是 “争取时间” 的办法,而是 “杯水车薪” 的徒劳。

两人朝着中央晶塔的方向走去。路上,他们遇到了几个从塔方向过来的岩族,个个面色凝重岩族的 “面色” 体现在晶体的透明度上,凝重时会变得浑浊。其中一个是天文学家 “星轨”,他的身体由紫色的萤石晶体构成,此刻晶体表面布满了细小的裂纹,显然也在刚才的辐射脉冲中受了伤。

“石砧师傅,晶芽。” 星轨的振动频率低沉而急促,“长老会正在召开紧急会议,让所有晶簇守护者立刻过去。情况…… 很糟。”

“有多糟?” 石砧问。

星轨停下脚步,望向天空中的蓝巨星,紫色的晶体表面泛起一层绝望的光晕:“刚才的辐射脉冲,能量强度是三百年前的三倍。中央晶塔的监测数据显示,蓝巨星的氦闪倒计时,已经从十个晶岩日,缩短到了八个晶岩日。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刚才的脉冲,摧毁了西侧的‘大裂谷晶簇群’—— 那是我们最大的能量储备库。”

石砧的身体猛地一震。大裂谷晶簇群是整个晶岩星最古老的晶簇群之一,储存的能量占星球总能量储备的四分之一。它的毁灭,意味着岩族失去了最重要的 “能量后盾”。

三人加快脚步,很快来到了中央晶塔。这座塔是由一整块巨大的 “蓝晶岩” 雕刻而成,高约两百米,顶端装有各种监测设备,是岩族的 “指挥中心”。塔底的大厅里,已经聚集了上百名岩族,有晶簇守护者,有天文学家,还有长老会的五位长老。

大厅中央的地面上,嵌着一块巨大的 “全息晶体屏”,屏上显示着蓝巨星的实时监测数据:辐射强度波动曲线像一条疯狂扭动的蛇,氦元素丰度的数值已经超过了红色警戒线,旁边的倒计时数字,正以缓慢但清晰的速度跳动着 ——“8 个晶岩日 12 个晶岩时 37 个晶岩分”。

“安静!”

坐在大厅最前方的 “石长老” 开口了。他是长老会中最年长的岩族,身体由深灰色的花岗岩晶体构成,表面布满了岁月的裂纹,像一座古老的硅山。他的振动频率低沉而威严,瞬间压下了大厅里的嘈杂声。

“刚才的辐射脉冲,大家都经历了。” 石长老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岩族,“大裂谷晶簇群被毁,我们的能量储备大幅减少。天文学家预测,接下来的八天里,蓝巨星还会爆发至少三次更强的辐射脉冲,直到最终的氦闪。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

他顿了顿,伸出两根硅质手指:“第一,集中所有剩余的高聚能晶体,全力修补核心区域的晶簇,尽可能延长它们的‘存活时间’,同时让所有岩族向中央晶塔聚集,或许能在氦闪中保住一部分岩族的生命。”

大厅里响起一阵骚动。这个选择,说白了就是 “放弃大部分晶簇和岩族,保全核心区域”,是一种无奈的 “牺牲策略”。

“第二,” 石长老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一丝犹豫,“启动远古聚能核心。根据铭文记载,核心位于北极的冰晶高原,能通过地核热能转化为整个星球供能,抵御氦闪的冲击。但启动它需要‘双晶共振’,而且我们不知道核心现在的状态,也不知道前往北极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大厅里的骚动变得更大了。一些年长的岩族皱起了眉,显然对这个 “传说中的方案” 持怀疑态度;而年轻的岩族们,则纷纷议论起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我反对!” 一个粗犷的振动声响起。说话的是 “岩锤”,负责维护东部晶簇群的守护者,身体由黑色的辉长岩构成,像一块坚硬的巨石。“远古核心根本就是个骗局!当年石砧的师傅就是最好的例子,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我们不能拿剩下的岩族生命冒险!”

“但修补晶簇也只是拖延时间!” 晶芽突然站了出来,透明的身体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八个晶岩日,就算我们把所有高聚能晶体都用上,也最多让核心区域的晶簇撑过两次辐射脉冲。氦闪一来,大家还是会完蛋!去北极找核心,至少还有希望!”

“希望?” 岩锤冷笑一声,振动频率带着嘲讽,“你所谓的希望,就是那些刻在破石头上的鬼画符?你才活了五十个晶岩年,知道什么是危险吗?北极的冰晶高原,常年刮着‘晶尘风暴’,温度低到能让晶体瞬间冻结;还有‘辐射裂隙’,里面的辐射强度,能在一瞬间熔断我们的身体!你想去送死,别拉上其他人!”

晶芽的身体气得发抖,透明的表面泛起一层红色的光晕。她还想反驳,却被石砧拉住了胳膊。

“岩锤说得对,北极确实很危险。” 石砧的声音不高,但足以让周围的岩族听到。他的目光扫过大厅里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石长老身上,“但修补晶簇,也不是长久之计。我有个提议:让我和晶芽去北极。我们两个,一个熟悉晶簇维护和野外生存,一个能解读铭文,知道启动核心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成功启动核心,就通过晶体共鸣传递消息,让大家做好准备;如果我们失败了…… 至少,不会连累其他岩族。”

这句话让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石砧和晶芽身上,有惊讶,有敬佩,也有怀疑。

石长老看着石砧,眼神复杂。他知道石砧的顾虑,也知道这个提议意味着什么 —— 这是一场用两个人的生命,去换取整个文明希望的 “豪赌”。

“你想好了吗?” 石长老问,振动频率带着一丝沉重,“去北极,九死一生。”

石砧点了点头。他想起了师傅留下的笔记,想起了三百年前那场危机中死去的岩族,想起了此刻大厅里那些充满绝望的眼神。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当年那样,只靠 “修补” 来逃避问题。有些时候,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找到出路。

“我想好了。” 他的振动频率坚定而平静,“晶芽说得对,我们没有选择了。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也要去试试。”

晶芽惊讶地看着石砧,透明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她知道,师傅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 —— 不仅是面对北极的危险,更是面对内心的创伤。

石长老沉默了片刻,最后点了点头:“好。长老会同意你们的提议。我们会给你们调配最好的晶体履带车,足够的高聚能晶体和修复凝胶,还有北极的详细地图。你们…… 多加小心。”

大厅里的岩族们,此刻都安静地看着石砧和晶芽。没有欢呼,也没有反对,只有一种复杂的沉默。或许他们还在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但在绝境面前,这两个岩族的勇气,至少给了他们一丝微弱的期待。

当天下午,石砧和晶芽在中央晶塔的底部,见到了为他们准备的晶体履带车。这辆车比石砧当年见过的任何履带车都要先进,车身由三层加厚的钛晶合金构成,能抵御高强度的辐射和低温;车顶装有一个小型的 “能量护盾发生器”,虽然只能覆盖车身周围三米的范围,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保护作用;车的后部装有两个巨大的 “晶能储存罐”,里面灌满了高聚能晶体转化的液态能量,足够支撑他们往返北极的路程。

晶芽正在检查车后的工具箱,里面除了常规的维修工具,还有一把 “高频晶刀”用于切割岩石、一个 “铭文解读仪”她自己设计的,能放大铭文的纹路,以及两块备用的 “共振晶体”用于启动核心时增强频率。她的脸上虽然岩族没有真正的 “脸”,但透明晶体的光泽变化能体现情绪带着一丝兴奋,像个即将踏上冒险旅程的孩子。

石砧则在检查履带车的动力系统。他打开车底的检修盖,看着里面复杂的晶体管道和齿轮,用晶纹凿的刃口轻轻敲了敲管道的连接处。“这里的密封垫该换了,” 他对旁边负责维护车辆的岩族说,“北极的低温会让密封垫收缩,容易导致能量泄漏。”

那个岩族点了点头,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块新的密封垫,开始更换。

夕阳西下,蓝巨星的光芒变成了柔和的橘红色,洒在晶岩星的表面。石砧和晶芽将最后一批物资搬上车,准备出发。

长老会的五位长老,还有一些年轻的岩族,都来为他们送行。石长老走到石砧面前,递给他一块暗褐色的晶体碎片:“这是从你师傅的履带车残骸里找到的,上面刻着一些北极的地形标记,或许能帮到你们。”

石砧接过碎片,指尖轻轻抚过上面的纹路。那是师傅的笔迹,他一眼就认了出来。碎片的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在履带车坠毁时被撞碎的,但上面的标记依然清晰,标注着北极冰晶高原的几个关键地点。

“谢谢长老。” 石砧将碎片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晶体口袋里,那里还放着师傅留下的晶纹凿。

“保重。” 石长老拍了拍他的肩膀,振动频率带着祝福,“晶岩星的希望,就交给你们了。”

晶芽也收到了一份礼物 —— 星轨送给她一个小型的 “辐射监测仪”,能实时显示周围的辐射强度。“北极的辐射裂隙很多,这个能帮你提前预警。” 星轨的振动频率带着担忧,“如果遇到危险,别逞强,记得保命最重要。”

晶芽点了点头,将监测仪别在腰间:“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师傅,也会照顾好自己。”

一切准备就绪。石砧和晶芽登上履带车,坐在驾驶舱里。驾驶舱的前方是一块巨大的透明晶体窗,能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象。石砧启动了动力系统,履带车发出低沉的轰鸣,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师傅,我们要出发了!” 晶芽的振动频率带着兴奋,她打开车顶的能量护盾发生器,一道淡蓝色的光罩笼罩住车身,像一层保护壳。

石砧点了点头,握住方向盘由一块完整的蓝宝石制成,将履带车的速度慢慢提高。车身后,送行的岩族们站在原地,看着他们逐渐远去,直到履带车的身影消失在晶簇森林的尽头。

履带车行驶在硅质岩石铺成的地面上,留下两道深深的履带印。蓝巨星的光芒渐渐沉入地平线,晶岩星的夜晚即将来临。天空中,无数颗遥远的恒星开始显现,像撒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

晶芽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的夜景,透明的身体折射着星光。“师傅,你说我们能找到核心吗?” 她的振动频率带着一丝不确定。

石砧没有回头,目光注视着前方的道路。“不知道。” 他诚实地回答,“但我们必须找到它。”

他的手放在方向盘上,指尖传来蓝宝石的冰凉触感。口袋里,师傅留下的晶纹凿和晶体碎片,像两颗跳动的心脏,传递着温暖的力量。他知道,这次的旅程注定充满危险,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身后,是整个晶岩星的希望;而他身边,是那个像水晶一样透明而勇敢的徒弟。

履带车继续向前行驶,朝着北极的方向,朝着那个传说中的古老聚能核心,朝着未知的命运,缓缓驶去。夜色中,它的身影像一颗孤独的流星,在晶岩星的表面划过一道微弱而坚定的轨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