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陛下,皇位归你她归我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8

第一章 残躯新生京郊,信义伯府的庄子里,冬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

泥土带着潮湿的腥气。那间最偏僻、最破败的厢房内,一个年仅及笄的少女,在生辰这天,

悄无声息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她叫沈清漪,信义伯的嫡长女,却因继母一句“命格太硬,

克亲”的谗言,被亲生父亲弃养于此。十年间,缺衣少食,冷暖无人问,

连下等丫鬟都能踩上一脚。她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终于在这一天,耗尽了最后一丝光亮。

然而,那具刚刚停止呼吸的身体,却在下一刻,猛地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不再是往日的怯懦、灰暗,而是锐利、冰冷,如同雪山之巅的寒潭,深不见底,

带着审视一切的漠然。来自大凉国的顶尖女杀手,代号“幽凰”,在完成最后一次刺杀任务,

引爆身上炸药与目标同归于尽后,意识竟诡异地占据了这具名为沈清漪的躯壳。不到一刻钟,

属于杀手的强大灵魂便接受了这荒诞的现实。她动了动僵硬的手指,

感受着这具身体极度的虚弱和残留的绝望记忆。她扯了扯干裂的嘴角,一丝冰冷的弧度浮现。

“沈清漪……倒是个好名字。从今往后,我就是沈清漪。”她低语,

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打打杀杀的日子过腻了,换个活法也不错。

”她迅速制定了计划。首先,是活下去,并且要活得好。

凭借杀手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和残留的、远超常人的身手底子,她只用了一天时间,

就用或胁迫、或利诱、或干脆利落的物理“说服”方式,

将庄子里那些阳奉阴违、欺主恶奴彻底掌控。原主残留的记忆让她清楚每个人的软肋。接着,

她开始调养身体。她根据记忆和有限的资源,调配药膳,强迫自己进食,进行恢复性训练。

一个月后,镜中的人影虽仍显清瘦,但面色已然红润,那双眸子更是顾盼生辉,锐气逼人。

不用再时刻警惕暗箭,不用再沾染血腥,每日有人伺候起居,虽然庄子简陋,

但比起刀头舔血的日子,已是天堂。沈清漪此后皆指女主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

只觉得这样的快活日子,千金不换。第二章 **惊鸿变故发生在一次她耐不住寂寞,

偷偷潜入京城最高档的赌坊——“千金阁”之时。她一身男装,掩去了绝色,

却掩不住那份与众不同的清冷气质。就在她饶有兴致地看着赌徒们百态时,

一阵喧哗吸引了她的注意。只见一群衣着华丽的世家子弟,正围着一个锦衣少年起哄。

那少年面红耳赤,额上冒汗,面前的筹码已所剩无几,眼神里充满了慌乱和无措。“贝子爷,

您这手气可不行啊,再来一把,怕是这身云锦袍子都得押这儿了!

”一个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儿嬉笑道。被称作贝子爷的少年,正是雍亲王的宝贝孙子,

名唤萧景琰。他自幼被祖父母捧在手心长大,心思单纯,不谙世事,

今日被这群狐朋狗友哄骗至此,早已输得晕头转向。沈清漪冷眼旁观,

从旁人的议论和原主模糊的记忆里,拼凑出这位贝子爷的身份——一个被保护得太好,

不知人心险恶的“小绵羊”。她本不是多管闲事之人,冷血是刻在她骨子里的印记。

可不知是不是这月余的安逸软化了她,看着那少年像只迷途羔羊般被群狼环伺,

她心里那点微乎其微的“正义感”竟冒了头。“啧,麻烦。”她低嗤一声,却迈步走了过去。

“这位公子,手气不佳,不如让我替你玩两把?”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

萧景琰茫然抬头,看见一个眉眼清俊、气质冷冽的“少年”,不知为何,

心中莫名安定了几分,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沈清漪接手牌局,手法不见得多高明,

但眼神毒辣,计算精准,心理素质更是远超常人。几把下来,不仅将萧景琰输掉的赢了回来,

还反赚了一大笔。那群世家子弟脸色难看,却慑于沈清漪周身那股不好惹的气场,不敢造次,

悻悻散去。萧景琰看着失而复得、甚至更多的银钱,对沈清漪感激涕零,

眼睛亮晶晶的:“多谢兄台!今日若非兄台,我……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沈清漪淡淡瞥他一眼:“举手之劳。以后离这些人远点。”说完,转身欲走。“兄台留步!

不知兄台高姓大名,府上何处?景琰改日必当登门拜谢!”萧景琰急忙拦住她。

沈清漪本不欲纠缠,但转念一想,这傻白甜贝子爷身份尊贵,或许日后有用?

便随口报了京郊庄子的位置,化名“清羽”。自此,萧景琰便成了她的小跟班。

他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有空就往京郊庄子里跑,围着沈清漪打转,分享京中趣事,

倾诉烦恼,对“清羽兄”的崇拜与日俱增。沈清漪起初嫌他烦,但久而久之,

倒也习惯了这个心思单纯、像个弟弟般的“小尾巴”。她偶尔指点他几句人情世故,

或是带他在京郊策马自然是沈清漪偷偷教的,日子倒也多了几分趣味。萧景琰的变化,

自然瞒不过最疼爱他的祖母——雍亲王老福晋。老福晋派人一查,

便知孙子整日往信义伯府的庄子上跑,见的哪里是什么“清羽兄”,

分明是那位被弃养多年的嫡长女沈清漪。老福晋亲自暗中相看,见沈清漪虽在乡野长大,

但举止间并无粗鄙,反而有种说不清的贵气与淡然,容貌更是绝色。

再看孙子那满心满眼的欢喜,老福晋思忖再三,觉得这姑娘身世简单在他们看来,

孙子又喜欢,虽出身差了些,但做个贝子夫人倒也使得,最重要的是,孙子开心。于是,

雍亲王府直接派人去了信义伯府,态度强硬地定了这门亲事。

信义伯府那位继母王氏虽百般不愿,但也不敢得罪雍亲王,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第三章 错位洞房从京郊庄子到雍亲王府,沈清漪的生活环境天翻地覆,

但她依然是那个冷静自持的大女主。她对萧景琰,并无男女之情,

更多是看待一个需要照顾的弟弟。大婚之夜,红烛高燃。萧景琰紧张又期待,

而沈清漪则是一脸平静,甚至有些无聊。她以“年纪尚小”、“需循序渐进”为由,

轻松打发了想要亲近的萧景琰。萧景琰对她又敬又爱,不敢违逆,

竟真的乖乖睡在了外间榻上。雍亲王老夫妇盼重孙心切,见小夫妻成婚数月竟还未圆房,

心中焦急。在老福晋的授意下,心腹嬷嬷寻来了药性极强的“助兴”之药,

混在了小夫妻的合卺酒中——是的,即便是婚后,他们也被要求时常补饮合卺酒,以求吉利。

那晚,沈清漪大意中招。药力发作,她意识模糊,而同样饮下药酒的萧景琰更是情难自禁。

欠了许久的洞房花烛夜,在一片混沌与灼热中,终于完成了。次日清晨,沈清漪醒来,

看着身旁熟睡、面带满足的萧景琰,以及床榻上那抹刺眼的落红,

心中第一次涌起了名为“尴尬”和“懊恼”的情绪。她揉了揉发痛的额角,

暗自啐了一口那对老夫妻多事。“罢了,”她很快调整好心态,恢复了一贯的冷漠,

“就当是照顾弟弟,给他一次体验罢了。”她如是告诉自己,

试图将那荒诞的一夜从记忆中抹去。然而,命运的齿轮就在这一天,发生了惊天动地的逆转。

康朝第六代皇帝,萧景琰的堂兄,突发恶疾,药石罔效,竟于凌晨骤然驾崩!

因皇帝生前无子嗣,皇室宗亲紧急商议。几番权衡,最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雍亲王的孙子——萧景琰身上。理由正如开篇所述:他无父无母,

没有强势外家,祖父母年迈无力干政,本人心思单纯易于“引导”,且已成年并大婚,

符合继统条件。于是,尚在新婚懵懂中的萧景琰,在一日之内,经历了从贝子到皇帝的剧变。

他被仓促接入宫中,在一片混乱中,登基为帝,改元“景和”。沈清漪,

这个昨天还是贝子夫人的女子,一夜之间,身份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候选人。

第四章 黄谣废后新帝登基,普天同庆。但后宫之中,暗流汹涌。

信义伯府的王氏和她那一双儿女,听闻萧景琰登基,沈清漪即将成为皇后,嫉恨得几乎发狂。

她们绝不允许那个被她们踩在脚底的丫头爬到如此高位。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诋毁开始了。

王氏利用以往安插在庄子上的眼线虽然后来被沈清漪清理了,

但总有几个能编造些“往事”,散布恶毒的谣言:说沈清漪在庄子上行为不检,

与不明外男有染;说她粗鄙无礼,

毫无大家闺秀风范;甚至暗示她已非完璧……谣言如同瘟疫,迅速在京城贵族圈中蔓延。

新任的太皇太后,即原先的雍亲王老福晋,她确实疼爱孙子,

但她对沈清漪这个“乡野丫头”本就不甚满意。当初同意婚事,

是看在孙子喜欢且身份够低微的份上。如今孙子成了皇帝,孙媳的人选关乎国体,

她自然更倾向于家世清白、教养良好的贵女。

沈清漪的过往即使是谣言和那不够“温婉”的性子,都成了她的原罪。

太皇太后并未深入追究谣言的真相,也无意去澄清沈清漪的过往。她只是以“流言纷扰,

恐损天家颜面”、“沈氏需静思己过,学习规矩”为由,轻描淡写地决定了沈清漪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