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灵仙智闯古墓

第2章 唐家有女

发表时间: 2025-10-30
“全黄了?”

唐仙儿握着门框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西边山林的竹子是灵溪村的宝贝,笋能吃,竹能编筐做屋梁,去年暴雨冲塌了好几间房,全靠那片竹林的竹子修补。

如今一夜枯黄,这事儿比井水发光更邪门。

她跟着村长往西边山林跑,脚下的石板路还沾着晨露,湿滑得很。

越靠近山林,空气里的凉意越重,不是清晨的露水凉,是那种钻进骨头缝里的阴寒,和井底飘上来的气息一模一样。

到了竹林边,唐仙儿倒吸一口凉气——往日青翠的竹林,此刻像被大火烧过似的,成片的竹子枯黄发黑,竹叶蜷缩着,一碰就碎成粉末,落在地上簌簌作响。

更诡异的是,竹林中央有一片空地,空地中央的泥土是新翻的,像有东西从地下钻出来过,而那道淡青色的幽光,昨晚就是往这儿飞的。

“你看这儿。”

村长蹲下身,指着空地边缘的泥土,“早上我来的时候,这儿还有淡淡的光,像露水似的,太阳一出来就没了。”

唐仙儿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新翻的泥土。

泥土是凉的,比周围的土凉好几度,而且她能“闻”到一股熟悉的气息——和井底的“呼救声”同源,只是更淡,像被风吹散的烟雾。

她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去感知那股气息。

这一次,“声音”更清晰了,不是连贯的呼救,是断断续续的碎片:“……困……救……青……石……青石板?”

唐仙儿猛地睁开眼,想起村长说的老井井底的青黑大石,“村长爷爷,井底的那块青石板,是不是青色的?”

“是青黑色的,上面刻着乱七八遭的花纹。”

村长点点头,“你问这个干啥?”

“那道幽光,可能和井底的石头有关。”

唐仙儿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它昨晚飞到这儿,像是在找什么东西,没找到,又走了。”

“走了?

往哪儿走了?”

村长急忙问。

唐仙儿朝着山林深处望去,那里雾气缭绕,晨光都穿不透。

她仔细“听”了听,那股气息顺着山林往南去了,越来越淡,最后消失在云雾里。

“往南边去了,好像……朝着云漠的方向。”

“云漠?”

村长的脸色更沉了,“那地方可是禁地,常年刮沙暴,听说里头埋着古城,还有千年古墓,从来没人敢靠近。”

唐仙儿没说话,心里却犯了嘀咕。

她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说云漠的可怕,说进去的人没一个能出来,可那道幽光偏偏往云漠去,难道井底的东西,和云漠的古墓有关?

两人正说着,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是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扛着锄头扁担,神色慌张:“村长,不好了!

村西头的老磨坊,房梁上的木头全糟了,一推就碎!”

“还有我家的鸡,早上起来少了三只,鸡窝里只有一摊黑灰!”

坏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村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有人说这是“妖物作祟”,要把老井填了,有人说要去山外请道士来做法,吵吵嚷嚷的,没个定论。

村长压着性子安抚众人,让大家先回家,等他去山外请了懂行的先生再说。

唐仙儿看着乱哄哄的村民,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她能感知到那股幽光的气息,或许只有她能找到它的去向,也只有她能弄清楚,这一切到底和井底的石头有什么关系。

当天下午,唐仙儿回了趟家。

她的家在村子最东边,是一间小小的土坯房,院子里种着她爹娘生前栽的桂花树,如今枝繁叶茂。

她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木箱子,打开箱子,里面放着她爹娘留下的东西:几件旧衣服,一本泛黄的《通灵要诀》,还有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盒子。

她打开红布盒子,里面是几块巴掌大的青石板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从大石板上敲下来的。

这是她小时候在老井边玩的时候捡到的,当时觉得石板上的花纹好看,就收了起来,现在想来,这些碎片恐怕就是井底那块青石板的边角料。

她拿起一块碎片,贴在眉心。

一股冰凉的气息顺着眉心钻进脑海,眼前突然闪过一片模糊的景象:黑漆漆的井底,青黑色的大石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符文之间有淡青色的光在流动,像一条条小蛇,顺着石头的纹路游走,最后汇聚成一团光,从石头里钻出来,顺着井壁往上飘——那正是她昨晚看到的幽光!

“原来这光,是从石板里出来的。”

唐仙儿喃喃自语,放下碎片,又拿起那本《通灵要诀》。

这本书她从小就翻看,上面记载着如何感知万物气息、如何与灵体沟通的方法,只是她以前年纪小,很多内容都看不懂,现在再看,竟觉得字字清晰。

书里有一页写着:“通灵者,能感万物之灵,辨阴阳之气,若遇困厄之灵,可引其归位,需以自身灵力为引,辅以灵物相佐。”

唐仙儿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又看了看桌上的青石板碎片——玉佩是爹娘留下的,能安神镇气,碎片是井底石板的一部分,能感知幽光的气息,或许,她可以用《通灵要诀》里的方法,召唤那道幽光,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晚上,月明星稀,村民们都早早关了门,村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唐仙儿揣着玉佩和石板碎片,再次来到老井边。

她按照《通灵要诀》里的方法,盘膝坐在井边的青石板上,闭上眼睛,将石板碎片握在掌心,玉佩贴在胸口。

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将自身的灵力——那股能看见金色光点的力量,缓缓注入碎片中。

起初没什么动静,井水依旧黑漆漆的,像一块死水。

唐仙儿没有放弃,继续注入灵力,嘴里默念着书里的口诀:“以我之灵,感你之息,若有困厄,速来相见……”念到第三遍时,掌心的石板碎片突然发烫,井里传来“咕嘟”一声响,比前两晚更响,像是有东西要从井底冒出来。

唐仙儿睁开眼,看见井底慢慢飘起一层淡青色的幽光,这次比之前更亮,像一团燃烧的青火,顺着井壁往上飘,最后停在井口上方,悬在半空中。

幽光里隐约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像个小小的人儿,蜷缩着,在发抖。

“是你在喊救命吗?”

唐仙儿轻声问,声音有些发颤,但更多的是好奇。

幽光晃了晃,像是在点头。

影子慢慢舒展开,虽然还是模糊的,但能看出是个穿着古装的小女孩,梳着双丫髻,和唐仙儿差不多大。

“我……困在井底的石头里……很久了……”幽光里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像风吹过铃铛,“昨晚暴雨……石头裂了缝……我才逃出来……你是谁?

为什么会困在石头里?”

唐仙儿追问。

“我是……守墓人的灵识……”小女孩的声音带着哭腔,“石头是古墓的‘镇石’……我被困在里面,守着古墓的入口……现在镇石裂了……古墓的封印要松了……会有坏人来抢里面的东西……古墓?

是不是云漠里的古墓?”

唐仙儿想起早上村长说的话。

“是……”小女孩的声音更轻了,“我的灵识快散了……只能往云漠去……想找能修镇石的人……可是我找不到……”幽光开始变得暗淡,小女孩的影子也越来越模糊。

唐仙儿心里一急,连忙说:“我能帮你吗?

你告诉我,怎么才能修镇石?”

“需要……古墓里的‘青灵石’……可是……古墓里有很多陷阱……还有守护者……”小女孩的声音断断续续,“而且……有个戴黑帽子的人……也在找古墓……他很坏……会伤害村里人……”话音刚落,幽光猛地晃了一下,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朝着西边飞去。

唐仙儿伸手想去抓,却只抓到一把空气。

幽光飞远了,消失在夜色里,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小心……黑帽子……”唐仙儿坐在井边,愣了很久。

她低头看了看掌心的石板碎片,碎片己经不烫了,恢复了冰凉。

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玉佩依旧是暖的,却压得她心里沉甸甸的——守墓人的灵识、云漠的古墓、戴黑帽子的坏人、要松的封印……这一切,都像一张网,慢慢朝着灵溪村罩过来。

她站起身,看向云漠的方向,那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却像有一双眼睛,在黑暗里盯着村子。

她知道,小女孩的话不是假的,古墓的封印一旦松动,不仅是云漠,整个灵溪村都会有危险。

而她,或许是唯一能阻止这一切的人。

回到家时,天己经快亮了。

唐仙儿把石板碎片和《通灵要诀》放进木箱子,又把玉佩系紧了些。

她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脑子里全是小女孩的话和井底的镇石。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做个能看见光点的普通姑娘了,她必须去云漠,找到古墓里的青灵石,修好镇石,阻止戴黑帽子的坏人。

只是,云漠那么危险,她一个人去,能行吗?

第二天一早,唐仙儿刚起床,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她走到门口,看见一个穿着白衣的少年,牵着一匹黑马,站在院子里。

少年约莫十***岁,长得眉目俊朗,腰间佩着一把剑,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地图,正低头看着。

听见动静,少年抬起头,看向唐仙儿,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请问,这里是灵溪村吗?”

少年开口问道,声音清亮,像山涧的溪水。

唐仙儿点点头,心里却犯了嘀咕——这少年穿着讲究,不像山里的人,也不像村里来的客人,他来灵溪村,是为了什么?

难道……和古墓有关?

少年笑了笑,举起手里的地图:“我叫白少洲,是从城里来的。

我在找一个地方,地图上标的,就在灵溪村附近。

你知道……云漠的古墓入口,在哪儿吗?”

唐仙儿的心猛地一跳——果然,是为了古墓来的。

她看着白少洲,又想起守墓人灵识说的“戴黑帽子的坏人”,握紧了藏在袖子里的石板碎片,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