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春树摇曳的《恋爱脑皇帝在坟头对我一见钟情》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主角李晔,温怛,陈英在古代,甜宠,病娇,先婚后爱小说《恋爱脑皇帝在坟头对我一见钟情》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由实力作家“春树摇曳”创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127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8 01:34:58。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恋爱脑皇帝在坟头对我一见钟情
主角:温怛,李晔 更新:2025-11-08 04:09:4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祖母离开以后,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坟头和她聊天,有种回到炕上的安全感。
祖母在北疆长大,在我怀里咽气的最后一句话是想念北疆的猪牙花。
我下定决心要将祖母带回北疆。或许祖母真的保佑我。就在我去挖祖母尸骨的那个晚上,
有双爱恋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我遇见了我的真命天子。01景明五年,申时初。
阳光斜斜撒进屋里,祖母倚靠着青丝玉枕,李姑姑正在分燕窝。
我刚好读到了话本中的这一句三太子赤胆,只杀得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
飞沙走石乾坤黑,播土扬尘宇宙昏。“小姐,今日厨下送来的燕窝,晶莹如琼丝玉缕。
倒像是神仙席面上的东西,正适合我的小姐吃用。”“你个促吓鬼,拿我寻开心。
哪个本子里说仙女儿是橘皮白头脆骨,我这份也给乔姐儿用吧。”“多谢祖母心疼。
”燕窝的份例府里只有祖母和嫡母有,每月十次,自我来了这紫竹院之后,
祖母的那份就一直是进了我的嘴。我把书拿个梅花签儿别住,让软枣拿去放好。
一个小丫头端水盆来供我净手。“祖母,今日的燕窝是比平日里清甜些。”“哦?
还以为今日你个老货是拿话诓我?既然乔姐儿都这么说,给我盛半碗。
”“这屋子里的丫头都来评评理,瞧瞧,如今只肯听乔姐儿的话。
”丫鬟们七嘴八舌的各说各的,霎时便热闹起来。李姑姑和祖母几十年的情分,
惯常与祖母逗趣。祖母教我读书,教我甩鞭子,李姑姑给我抹药,哄我睡觉。
祖母果然站起来拄着拐杖要打李姑姑。总算动一动了,我暗暗松了口气。
这两年祖母不爱动弹,常常窝在一个地方就是一天。正儿八经的劝了不知多少回。
每次都得一顿好骂。还是扫院子的小丫头们闲聊说话,
“三小姐养的黄狗总去招惹四小姐养的猫,被猫打的惨极了,瘸着个腿还要去找猫。
”我和李姑姑才想了这个办法。咳咳,把祖母这只猫逗一逗。祖母先是细抿一口,
抬碗便一口喝完。淡淡道:“看来府上的采买换人了。秋霞,你去打听打听。”“是,
老祖宗。”02屏退左右,只留下了李姑姑之后,祖母教我,若是采买没换人,
这样好的燕窝是送不到紫竹院来的。因为府上的采买是嫡母娘家的一个侄儿,
那边不在乎紫竹院。祖母不是我爹的生身娘,如今又不拿自己的体己贴补府上。
祖母让我再想一想,这新上来的的这个采买为何会送给紫竹院,为何要烧这个冷灶。
“想拉拢紫竹院,母亲如今还在管家,随时都有可能换了他,他得找个人当靠山,
内院里只有祖母能做到。”“我的乔姐儿说的真对。还有一点,这个采买还跟我说,
他在厨房有人,夫人从前都不敬着我这个老祖宗,不把好东西往我这里送。
”我有个疑惑:“祖母,怎么就一定是采买,不是厨房的人呢?
”“厨房的人晓得送来的东西一向是哪个样子,他们哪怕想讨好我,
也不会教我知道从前敷衍了我。要是厨子换了人,午食的口味就有变化。”“我明白了,
祖母。”秋霞回话,嫡母的侄儿从府上刮油水。被我爹发现了。
让新来的幕僚把府上整治顺手之后,爹将管家权给了陶姨娘。这个采买是幕僚的人。
如今在陶姨娘手下做事艰难。祖母派人给爹传话,厨房送来的燕窝用的好,
孝心你老娘我收到了。传话的时候,爹正在会客。爹很是高兴,特意赏了陶姨娘,管家有方。
送进紫竹院里的东西越发的好。祖母又告诉我她为何这么做。
“一是不费什么事儿吃的用的变好了。二是夫人也不会找麻烦,她自己还心虚着呢!
三是与那采买个面子,他是你爹幕僚的人。你爹长于老夫子之手,幕僚的一句话,
顶的上后宅女人的一万句。在他看来,女人眼界小,见识短。四是,你爹这人爱声名,
如今他是这府里做主的人。”祖母说着说着就睡着了。栀子枝头,我已看了十三年。
03李姑姑安顿好祖母,教我剪窗花。年长的女人教年轻的姑娘智慧与技艺。
日子如流水一般远去。我已经很久没看见嫡母了,她不让我们去请安,也不出门。隆冬时节,
我和姐妹们围着暖炉刺绣,我们要合绣一面百子千孙屏风作为大姐姐的新婚礼物。哦对了,
我家里有七个儿,三子四女。大姐姐、二哥哥、我、四妹、五妹、六弟、七弟。
大姐姐和四妹是嫡母生的,二哥是陶姨娘生的,我是阮姨娘生的,五六七都是舒姨娘生的。
我的姨娘因烧炭死在我四岁那年。我亲眼看见爹爹半夜添炭。姐妹间聊完了衣裳首饰,
定会聊到未来夫君。四妹说她要找个爱吃的,和她一起吃遍京城所有馆子。“我绣不动了,
给我来碗糖蒸酥酪。”四妹撂下绣棚走了。五妹腼腆的很,细声说要找个学识好的。
我是祖母为我从小培养的。温太医家的第三子,温怛。是我的未婚夫君,他处处都好。
柔软如绫罗,说话轻声细语,生怕把我吓坏了。我身材细长,京里又流行宽袍大袖,
他便以为我体弱,总想着法让我补身子。我才不告诉他我的胳膊上的肉紧的李姑姑都掐不动。
药膳很难吃,却是单独给我一个人。他还特意给我做鱼灯,专门去和小贩学。
红头大肚子短尾巴,一点儿也不矫健。他的这些灯,除了我肯定没人买。肯定卖不出去。
他的手艺被我嫌弃了也不生气。侧头对我温柔说道,“乔妹妹以后嫁到我家来,
我给你做更好看的狐狸灯,螃蟹灯。”04景明七年,还有三日我就要成婚了。我很忧虑,
要不要告诉温怛我能用鞭子打裂青砖。发愁的吃完了三碗饭。祖母看着我笑得乐不可支。
“该你受着一遭苦你就等着。怛哥儿要生好大一场气,哄了他十年。”我五岁与他初识,
今年我十五岁。婚后我必与他有好大一场架要吵的。可是祖母说错了。
温怛不会再有机会知道了。英王府世子坠马,当时只有温怛在场。温怛没能救过来。
英王痛失爱子,当场斩杀庸医温怛。御史台雪花般的折子弹劾英王。皇帝震怒。
英王禁足反思一年,不得出府。温太医上折子辞官返乡,祖母的老姐妹跟着儿子回老家了。
我再也不用担心夫君生我的气。05我与祖母哭抱成一团。皇帝是不会错的,可皇帝也是人。
治不好的就是庸医。没人敢提温怛看的时候世子的胸膛都瘪了。温家走的匆忙,
没来得及告别。我也没有见过温怛的最后一面,父亲将内宅管的极严,我根本没机会出去。
“可我的乔姐儿怎么办呢?”祖母目光悠远,神色哀伤。我与温怛的三书六礼只差迎亲。
按照本朝律法,我与温怛已文书俱全。温家只要抬轿子,我是要跟温家一起走的。
可温家没来找我。父亲倒是让我收拾东西跟着温家走。家里出了个忠贞不渝的女儿,
他脸上有光。祖母狠狠骂了一场,没本事的劣货,文不成武不就,在女儿身上找面子。
祖母问我怎么想的,趁她还在,赶紧安排好。被冷寝寒的滋味,她知道。我的夫君温怛没了,
我要嫁给谁呢?和大姐姐一样,嫁给一个陌生人?我不自觉的在祖母身上找答案。
祖母是第一代定国公的独女,定国公在先帝还是王爷时便追随左右,先帝登基后,领命驱虏,
收复失地,立下不世之功,是唯一一个没有开国之功的国公。祖母及笄那年,当时的大皇子,
五皇子都曾向老国公求娶。“可小姐知道,要是她嫁给任何一个皇子,
定国公府都会万劫不复。所以她嫁给了你的祖父,以美貌闻名的风流才子。
”李姑姑平静地说。婚后的祖母对我祖父皮囊的喜欢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不愿再见他。
祖父容貌清凌凌似仙人,却满腹糟糠,每日都在做梦官拜宰相,整日与一群落第举子厮混,
号称梅林六贤。祖父好风雅,成婚后用妻子嫁妆挥霍无度。祖母怀孕时定国公也去世了,
旧伤复发。侄子继承了爵位,与祖母并不亲厚。祖母的女儿十岁上发病去了。
府里没人提小姑姑。祖父一房一房的妾室往家里纳。有的是被爹娘卖了的,
有的是祖父友人送的,有的是清倌人,有的是府里的丫鬟。
祖母的嫁妆养了乌乌泱泱一大群人。没人给她撑腰。小姑姑去世五年,祖父也去世了。
祖母将没孩子的妾室陪送一笔嫁妆嫁人了。实在是养不起了。爱的人恨的人都不在了。
府里就剩下了祖母,父亲,和父亲的姨娘。这个时候父亲已经十三岁,性子已然养成,
以家主自居。别说是祖母,连亲娘都是恭敬有余而亲近不足。祖母真的需要嫁人吗?
我忍不住想,要是祖母继承了定国公府,如今定国公府肯定更煊赫。
可我没见过继承公府的女儿。我问李姑姑为何一生未嫁。李姑姑回答时,眼里藏着深深惶恐。
“三姑娘,我见过打骂妻儿的丈夫,
见过抢走妻儿钱财的丈夫;见过小姐身下血呲呼啦的生孩子;更怕以后见不到小姐。
我不敢赌哇。”李姑姑一辈子都叫祖母小姐,时光似永远停在了闺中。
李姑姑又说:“我又没个心里人,又不是活不下去非得嫁人。
”我又想为何嫡母像个隐形人一样。又想父亲宠爱舒姨娘,
为何舒姨娘每件事都要得父亲允准。我眼里看见的是做妻做妾都没好下场。
06脑中翻滚一圈世事。“乔姐儿,想好了吗?”祖母拉着我近前问道。“祖母,
我细细想了,仓促找的夫君,能有温怛的品行吗?孙女宁愿不嫁,也不愿将就。
”祖母不再带我相看。反而向我说了许多不适宜和闺阁女儿说的话,
许多李姑姑也不知道的事儿。“那年十岁,我娘去世,爹要去打仗……”我这才知道,
原来李姑姑没来祖母身边时,祖母还曾上过战场。祖母跟我讲她怎么驯服烈马,
砍下第一个人头时心跳多么快。她的年轻时父亲偶然间救下了一个为父报仇的游侠儿,
再次回到京城,发现他成了皇城守卫。多亏了这个门卫开门,定国公才成为了定国公。
讲她和父亲为了不功高盖主,一个嫁入寒门,一个交换兵权。可最终只保下了一个人的性命。
讲小姑姑走后,悲痛欲绝。讲她多想再被吃一口北疆的冷雪。讲为什么我爹会歌颂我的忠贞。
因他做不出利国利民的事情。写不出传唱千古的诗句。又舍不得严于律己,
只好用女儿、用母亲、用妻子来自个儿脸上添光。我将身体深深埋进祖母怀里,暖她寒玉身。
“乔姐儿,若是祖母能回到未嫁之时。祖母一定会回到北疆,黄沙狂风伴此身,
只要活得自在。”温怛埋在城郊,我去给他修了坟。祖母以我的名义在京里置办了一个宅子。
把她的体己和聘礼都交给我。重新教我打理产业。之前只是让我不至于被管事糊弄。
现在则是教我怎么经营铺子,向佃户收租。祖母还联系了她父亲当年的旧部。
如今还愿意与祖母亲近的也就剩下两户人家。一家姓马,是京兆府的仵作。一家姓牛,
是六品昭武校尉。祖母拜托他们在她走后照看我。07景明十年,祖母去世。
在我怀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娘,你给我摘的猪牙花好香!”祖母将我看成了她的母亲。
紫竹院里叽叽喳喳的小丫鬟们都散了。这时候我手里有两间铺子,一家绸缎铺,
一家打铁铺子。绸缎铺管着的人是李姑姑的侄子。打铁铺子管着的是战场上受伤的老兵。
祖母一直帮着定国公旧部安顿战场上下来的士卒。祖母走时教我,
寡妇的产业要想拿到自己手里,要有权有势。她借着定国公府的余威都被吃的见底,
我就更难了。所以多次派李姑姑出府将聘礼折价存到银庄里。祖母所料不错。
我被送去城外庄子那天。父亲想派人搜检我身上的财货,没找到,逼问我祖母遗产的下落。
“我仔细算过,老太太手上当有盈余,你这不孝女,竟敢私匿。”我拿出祖母的亲笔信。
他说这是我伪造的。幕僚在他耳边耳语几句,他平静下来,当没说过这事。“乔姐儿,
你去了庄子上当时刻谨记节妇本分,深居简出。
”我猜想说的应该是祖母名下确实没有资材之类的话,毕竟这是真的,
我和祖母的钱全在李姑姑名下。府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再也不用躲着府里人去巡察铺子。
再也不用应付若有若无的怜悯目光。再也不用丧眉耷眼,捂嘴掩盖微扬的嘴角。
我身边只剩下软枣一个憨憨吃喝的小丫头。世人皆视寡妇不详。
所以我没参加过弟弟妹妹的婚宴。只听报喜的人说四妹嫁了禁中的校尉。五妹榜下捉婿,
嫁了个探花。二哥娶了侍郎家的千金。高嫁高娶。父亲挑选亲家的本事日益精进。
刚开始我的月钱还按时送来。慢慢的月钱也没有了。所幸我自己有钱,对我也没妨碍。
渐渐的府里报喜的报丧的也不来了。约莫是真的忘了我这个人。08田庄里的生活闲适宁静,
畅快自在。整日摸鱼捉虾,上山跑马。每月带上幕篱去京里巡视两回铺子。
只是李姑姑一下被抽了精气神。也不教我剪窗花了。也不风风火火的管下人了。
也不爱出门了。常常把自己埋在狭小昏暗的屋子里。我求她开门让我进去,不管用。
我故意跟她说,什么庄子里的下人给我吃馊饭,村人嚼我的闲话。也不管用,只得了一句话。
“三小姐是小姐教出来的,要是处理不了这点事,往后几十年的日子还是要这么过,
不如早点习惯,没坏处。”不听不看,出气儿没有进气儿多,一味缝衣裳。刻薄极了,
与之前疼了我十几年的样子判若两人。我经常在她门口待着,吃锅子,打牌九,烦她。
可她也没能刻薄我多久。这日她突然让我把他侄子叫来。当场把铺子转我名下,
让她侄子发誓不背叛我。又与我说了许多话,都是关于祖母的:“你那年冬天穿的单薄,
衣裳上打着补丁,想看她又不敢看她,还知道把脸儿手儿洗干净。一下就教小姐心软了,
捡了你回来养,我是不想让她养你的,到时候又是一场分别。”“不过她总是这样心软的,
要不我也不能做她的丫鬟。我先头是广阳候府世子的丫鬟,我不想和其他丫鬟一样配奴才,
就勾了世子成事,我以为我的好日子来了,结果世子成婚前一月,世子把我提脚卖了。
”“他说夫人是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定不会喜欢我这等狐媚祸主的性子。
”“我弟弟要来买我,牙房不卖,太阳那么大,牙房管事说尚书家的婆子特意交代,
要把我卖给老鸨子,今儿个上午定国公府来买人,你就蹲在那角落里。要是你被看中了,
算你运气好,我也能回了尚书府,不吃挂落,要是没选上你就去窑子里,别怨我。
”“小姐一句,长的这般好看,摆在屋里亮堂。我便得救了。
”“我下定决心要帮小姐整治好内宅。可小姐不在乎姑爷。小姐夸我窗花剪的好,
教我看账本,让我给她管铺子。”“小姐是个极好的人。你刚来紫竹院的那几年,身体不好,
她特意找了温家太医帮你调理身子。你是个小娃娃,手脚总是冰凉,
她着人半夜给你换汤婆子。教你鞭子,强身健体。忧心你将来过的不好,给你挑了温怛,
让你们从小处出情意。”说到最后,拉着我的手说:“三小姐,你发誓,
要年年去给小姐上坟,只要你还能喘气。”我答应后,便赶我走了。我一直守在门口,
听呼吸声渐无。李姑姑去找他的小姐了。给我熬药的是李姑姑,半夜换汤婆子的是李姑姑,
练武时给我送药膳的还是李姑姑。李姑姑怎么就不记得让我给她也烧纸上坟呢?
我趁着夜色将她埋在了祖母身旁。李姑姑走后我身边只有个软枣,花样年华,
她也有了她的心事儿。我不好长拘着她在我身边。无事可做,
我的开始教村里的娃娃认字读书。树枝做笔,沙做纸。写的好的我会奖励真正的纸笔。
不管是佃农的孩子还是田庄管事的孩子,男孩女孩,我都教。要是大人想学,我也教。
我本意是为打发长日,没想到庄子里那些风言风语少了许多。也是意外之喜。
后来我琢磨出来,老夫子可不会不收束脩,不论男女,老幼。09景明十五年。“三小姐,
贵子哥把话本买回来了。青山书生刚出的。”软枣咋咋呼呼跑进来。自从来了庄子上,
软枣是一天比一天咋唬。“我要的纸笔呢?”“在后面呢,铜板抱着。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