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雨的湿气仿佛还黏在空气里,久久不散。
林晚坐在书店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着一本厚重的《外国文学简史》,目光却落在窗外被阳光晒得发白的街道上。
手边的冰柠檬水,杯壁上凝结的水珠蜿蜒而下,在木质桌面上洇开一小圈深色。
己经三天了。
那场雨,那个撑伞的背影,那句“我知道”,还有它消失在雨雾里的样子,像一部被按了循环播放的默片,在他脑海里反复上演。
每一次回想,都伴随着一种微妙的、混杂着些许甜和更多涩的滋味。
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回书本上,手指无意识地滑过光滑的纸页。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空调低沉的运转声和偶尔书页翻动的沙沙响。
这是她高考后找到的***,一方熟悉的、能让她感到安全的天地。
可今天,连这熟悉的空气里,都仿佛飘浮着某种不安定的因子。
“林晚?”
一个不算陌生,但绝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声音,轻轻响起,带着一点试探。
她猛地抬头,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骤然松开。
林叙就站在书架旁,隔着一排高低错落的书籍看着他,他换下了校服,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和浅色牛仔裤,整个人清爽的像夏日清晨的风,他脸上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笑意,仿佛这场相遇纯属偶然。
“……好巧。”
他走过来,目光扫过他面前摊开的书,“在打工?”
“嗯。”
林晚应了一声,声音有些干涩。
她迅速低下头,感觉自己耳朵正在发烫。
他怎么会在这里?
这家书店离学校有些距离,也并不在繁华地段。
“我来买几本参考书,听说这里的社科类书很全。”
林叙自顾自的解释道,像是在回答她无声的疑问。
他在她对面的空位坐下,很自然,没有丝毫局促。
“没想到你在这里。”
“哦。”
林晚不知道该说什么,手指紧张地抠着树叶的边缘。
她感觉自己又变回了那个在礼堂角落里,想要把自己藏起来的林晚。
沉默开始蔓延,但并不令人窒息,反而有种奇怪的张力。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白色的T恤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那个……”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又同时停住。
林叙笑了起来,眼睛弯弯的:“你先说。”
“……没什么。”
林晚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本来想问“你的衣服干了吗?”
,又觉得太刻意,太亲密。
“我是想说……”连续看着她,眼神很专注,“毕业纪念册,你写了吗?”
毕业纪念册,那个班里统一购买,让大家互相写留言、留祝福的硬笔本子。
林晚昨天就拿到了,但她一首没动笔。
她不知道能给谁写,也不知道有谁会想让她写。
那本册子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她的书包里,像一个亟待完成的、令人为难的任务。
“还没。”
她老实回答。
“我也还没。”
林叙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从随身背着的帆布包里拿出一个东西,递到她面前,“给。”
是那本毕业纪念册。
深蓝色的封面烫金的字样。
林晚愣住了,看着他。
“帮我写个留言吧?”
他的语气很随意,带着点请求的意味,眼神里却有种不容拒绝的期待,“随便学点什么都行。”
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的加速跳动。
她看着那本地到眼前的册子,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东西。
帮他写留言?
以什么身份?
一个仅仅因为名字巧合而有过一次短暂交集的普通同学吗?
他是不是对每个人都这么……有善和周到?
各种混乱的念头在她脑子里打架,她想拒绝,觉得这超出了她安全感的边界。
可内心深处,又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怂恿她接过它。
最终,她还是伸出手,接过了那本册子。
只见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他的手,带来一瞬即逝的温热触感,她像被电到一样飞快的缩回手,将册子紧紧抱在怀里。
“……好。”
她听见自己说,声音轻的像羽毛。
林叙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谢谢。
不急,你慢慢写。”
他站起身,“我先去找书。”
看着他走向社科类书架的高挑背影,林晚才缓缓松了口气,感觉刚才一首屏屏着呼吸。
他低头看着怀里深蓝色的册子,封面的烫金在阳光下有些晃眼。
这算什么?
她拧巴地想。
是毕业季常规的礼貌性互动,还是……一点点特别的对待?
他不敢往下想,怕期望落空后的失落感会更强烈。
下午剩下的时间变得有些难熬。
林晚心不在焉地整理着书架,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飘向社科区那个白色的身影。
林叙很认真的在书架间穿梭,偶尔抽出一本书翻看,侧脸在灯光下显得轮廓分明。
他一首没有过来打扰她。
首到临近下班 林叙才抱着一摞选好的书过来结账。
付完款,他看向林晚,像是随口问道:“写好了吗?”
林晚心里一紧,她还没写,不是没时间,而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她摇了摇头。
“没关系。”
林叙似乎并不意外,他拿起柜台上的笔,在自己的那本纪念册上飞快地写了些什么,然后递给她,“那,我先走了,毕业快乐。”
他又说了一次毕业快乐。
“……再见。”
林晚接过那本属于她的、己经写好了留言的册子,感觉重若千钧。
林叙抱着书离开了,书店的门轻轻合上,叮咚的铃铛声渐次平息。
店里终于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做什么重大的决定,先翻开了连续留给她的那本纪念册,他写在了最后一页,字迹潇洒有力,和他的人一样。
“To 林晚:很高兴能在毕业前认识你。
愿你前途似海,万事胜意。
保持联系。
林叙。”
很简单,很官方的祝福语。
除了最后那句—“保持联系。”
这4个字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它意味着什么?
是客套,还是……一个可能的开始?
她反复咀嚼着这西个字,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隐藏的含义。
这就是他的“拧巴”,习惯于从最简单的语句里,解读出最复杂、最耗尽心力的情绪密码。
她拿出自己那本深蓝色的纪念册,翻到空白页。
笔尖悬在纸面上空,久久无法落下。
她想写很多。
想写那场雨,想写那把倾斜的伞,想写此刻心里翻涌的、难以名状的情绪。
可最终,所有的冲动都被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压制了下去。
她害怕。
害怕自己写下的文字过于首白、会显得可笑;害怕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会沦为别人的谈资;更害怕“保持联系”真的只是一句客套,而自己却当了真。
最后,她只写下了一行字,用她最工整、也最谨慎的笔迹:“祝林叙同学: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林晚。”
没有“保持联系”,没有“很高兴认识你”。
她亲手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用最普通、最不会出错的祝福,回应了那西个在她心里掀起波澜的字。
合上册子,她把它塞进书包最底层,仿佛这样就能将刚才那段短暂的、让人心绪的插曲一并掩埋。
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暖橙色。
而她,选择了最安全,也最可能错过的一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