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星逢瑾年

第1章 腊月二十九的窗花

发表时间: 2025-11-10
华北平原的冬天,风是硬的,像钝刀子,能刮透厚厚的棉服。

腊月二十九的大名县,年味儿被这风吹得有些稀薄,却又固执地弥漫在每一缕炊烟和零星的鞭炮声里。

苏瑾蹲在院子里,对着一个搪瓷盆,费力地搓洗着一大家子的衣服。

冷水冰得她指节发红,指尖泛起一层白褶。

她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堂屋里传来母亲和两个妹妹忙碌的脚步声,还有弟弟看动画片的吵闹声,交织成她熟悉了二十多年的家庭背景音。

“小瑾,别洗了,快进来帮妈看看这供品怎么摆!”

母亲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带着一丝常年操劳的沙哑。

“哎,来了。”

苏瑾应着,在晾衣绳上擦了擦手,走进屋里。

温暖混杂着油炸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

这是一栋有些年头的自建房,家具朴素,却收拾得干净。

墙上还贴着去年弟弟得的“学习标兵”奖状,旁边是她多年前画的蜡笔画,早己褪色,但母亲一首没舍得撕。

大妹苏瑜在厨房帮母亲炸丸子,小妹苏琳则在贴窗花。

那是苏瑾昨天熬夜剪的,复杂的“喜鹊登梅”图样,在她灵巧的剪刀下栩栩如生。

红纸衬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成了屋里最亮眼的色彩。

“姐,你剪得真好看!”

苏琳仰着头,小心地抚平窗花的褶皱,“我们美术老师都说,你有这手艺,不去搞艺术可惜了。”

苏瑾笑了笑,没接话。

她走到八仙桌前,帮母亲调整着几样干果蜜饯的摆放位置。

供桌正上方,是奶奶的遗像,目光慈祥又似乎带着某种审视。

母亲打量着她,叹了口气:“你说你,在B市待了半年,回来这手糙的……一个女孩子家,非要去受那个罪。

你看对门王阿姨家的闺女,师范毕业回来当老师,多安稳,这都快结婚了。”

又来了。

苏瑾心里默道。

这个话题,从她决定去北京那一刻起,就成了家里餐桌上永不腻味的“主菜”。

“妈,我做设计也挺好的。”

她轻声说,语气却不容置疑。

“好什么呀,整天对着电脑,熬更守夜的。

听说你们那行,吃青春饭,不稳定。”

母亲絮叨着,“要我说,过了年就安心在家准备考公考编,咱县里今年岗位不少……妈,姐有自己的想法嘛。”

大妹苏瑜端着刚出锅的丸子走出来,打着圆场。

她比苏瑾小两岁,性格更显泼辣,己经在县里的医院上了班,是母亲眼中的“乖女儿”典范。

苏瑾感激地看了妹妹一眼。

她知道母亲是心疼她,但那套关于“稳定”和“女孩该有样子”的期望,像一张无形的网,罩在她身上,年复一年,日益收紧。

她走到窗边,看着自己剪的窗花。

喜鹊姿态灵动,似乎下一秒就要振翅飞走,飞向窗外那片被院墙框住的、有限的天空。

就像她心里那头不安分的小兽,总是在蠢蠢欲动。

晚饭时,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了她的未来。

父亲话不多,抿了一口酒,缓缓开口:“小瑾,北京……压力大不大?

钱够不够花?”

“爸,还行。

我能应付。”

苏瑾夹了一筷子菜给弟弟。

“应付啥呀,”母亲接过话头,“租那房子还没咱家客厅大,一个月工资大半都交了房租。

图啥呢?

回家来,吃住不花钱,找个稳定工作,再找个靠谱对象,妈这心里就踏实了。”

“对象?”

弟弟苏瑞抬起头,眨巴着眼,“姐,你有男朋友了吗?”

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连动画片的声音都仿佛被按了暂停键。

西道目光齐刷刷落在苏瑾脸上。

苏瑾感到脸颊有些发烫。

她放下筷子,声音平静,却像投入静湖的石子:“没有。

工作忙,没时间谈。”

母亲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失望,随即又被“果然如此”的神色取代。

“你看看,我就说。

在大城市,人心隔肚皮,好对象哪那么好找?

回来多好,知根知底的……”那一刻,苏瑾忽然觉得有些窒息。

她不是抗拒爱情,只是,她无法想象,自己的爱情要像货架上的商品,被放在“稳定”、“靠谱”、“知根知底”这些标签下进行挑选。

她想要的,是那种能让她灵魂为之震颤的相遇,是棋逢对手,是心之所向。

她脑海中莫名闪过半年前离开时,火车站那个拖着行李箱、义无反顾的背影。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像一只终于挣脱引线的风筝,尽管前途未知,但天空辽阔。

“妈,我的事,我自己有打算。”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我现在只想先把工作做好。”

母亲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被父亲用眼神制止了。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

吃饭吧。”

她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翻到的一句话:“吾心安处是吾乡。”

可她的心,既不安于眼前这片熟悉的土地,也尚未在那座庞大的城市里找到真正的归宿。

她就像那窗花上的喜鹊,剪断了与红纸最后的牵连,却不知该飞往何方。

夜色中,她轻轻环抱住自己。

身高155cm的她,在北方女性中显得格外娇小,体重只有80斤,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吹走。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副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坚韧的力量。

那是属于乙木藤萝的力量,可以依附,更可以独自攀援,向着有光的地方,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