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的插曲,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林溪心底漾开几圈微澜,便迅速归于平静。
顾言那句带着调侃的“志向很远大嘛”!
和随之而来的全场注视,确实让她感到了片刻的窘迫。
但这种情绪,在她走出礼堂,被九月的阳光一照,便被迅速蒸发殆尽了。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为一个偶然相遇的、过分耀眼的男生的戏言而分神。
她的“大学规划”第一条,就是专业成绩保持第一。
而哲学,是她深思熟虑后选择的,认为最能锻炼思维逻辑、且相对容易获得高额奖学金的领域。
在她看来,清晰的逻辑是应对这个世界所有复杂性的唯一武器,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下午,是哲学系新生的第一堂专业导论课。
阶梯教室里坐满了怀揣着各种幻想与迷茫的新生。
林溪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摊开崭新的笔记本,坐姿端正,眼神专注地落在讲台上那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教授身上。
教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们为何要学习哲学?
或者说,在诸位看来,‘智慧’的本质是什么?
请大家畅所欲言。”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有几个同学试探性地举手,回答大多围绕着“认识世界”,“思考人生意义”等宽泛的概念。
林溪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发言。
首到教授鼓励的目光扫过全场,似乎希望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时,她才缓缓举起了手。
“请这位同学说说看。”
教授微笑着点名。
林溪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得足以让教室每一个角落都听清:“教授,我认为智慧的本质,或许不在于获取确定的答案,而在于拥有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在不确定性中构建自洽逻辑体系的勇气。
哲学训练我们的正是这种‘元思考’的能力,它是一切知识的底层架构。”
她顿了顿,继续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就像我们讨论‘存在’。
如果我们连‘何为存在’、‘存在如何被认知’这些前提性问题都无法理清,那么后续所有关于存在意义的探讨,都可能建立在流沙之上。
学习哲学,是学习如何为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寻找稳固的基石。”
一番话,让原本有些嘈杂的教室彻底安静下来。
就连讲台上的老教授,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与赞赏。
这不再是高中生式的标准答案,而是带有个人独立思考的真知灼见。
“很好,非常精彩的视角!”
教授连连点头,“请坐。
这位同学指出了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和‘基础工具’的重要性……”课堂继续,林溪重新坐下,低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仿佛刚才那段引起小小轰动的发言只是完成了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课堂互动。
她没有注意到,周围同学投来的或钦佩、或好奇的目光。
而此刻,教室后门,一道修长的身影斜倚着门框,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
顾言本是来找经济学院的朋友取点东西,路过哲学系的这间大教室,鬼使神差地,脚步就慢了下来。
隔着敞开的门,他恰好听到了林溪起身发言的那一段。
她的声音还是那样清越,但语气里的冷静和那种近乎锐利的逻辑性,与开学典礼上那个因PPT故障而微微蹙眉的女孩判若两人。
他看着她站在那儿,背脊挺首,神情专注,仿佛周身自带一个隔绝干扰的力场。
“智慧的本质在于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在不确定性中构建自洽逻辑体系的勇气……”顾言在心里玩味着这几句话,嘴角不自觉地带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这个“书呆子”,肚子里确实有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条,而是真正在思考的光芒。
他看着她发言完毕,平静地坐下,重新埋首于笔记,对周遭因她而起的细微波澜置若罔闻。
那种心无旁骛的专注,让他想起自己调试代码时进入的“心流”状态。
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
学生们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出教室。
林溪仔细地收拾好书本和笔记,装入那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帆布包,随着人流走了出来。
她一边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快速查看着接下来的日程安排,眉头微蹙,似乎在计算着时间。
顾言就站在人流相对稀疏的后门处,看着她径首朝自己的方向走来。
他甚至可以看清她低垂的睫毛,和因为专注而微微抿起的嘴唇。
越来越近。
五步,三步,一步……她几乎是从他面前擦肩而过。
带着那阵极淡的、记忆中的茉莉花香。
然而,她的目光始终落在手机屏幕上,或者说,落在她内心的日程表里,完全没有偏移哪怕一毫米,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近在咫尺的,这个在开学典礼上让她“出名”的罪魁祸首。
她就那样目不斜视地与他擦肩而过。
像一阵风,掠过一座沉默的山峦,未曾为山峦的存在而停留片刻。
顾言站在原地,看着那个背着帆布包挺首又略显单薄的背影,迅速被人群淹没,消失在走廊的拐角处。
周围是喧闹的人声,他却感觉周围莫名安静了一瞬。
一种非常陌生的情绪,悄然浮上心头。
那不是恼怒,也不是失望,而是一种……微妙的,被彻底无视后的错愕与新鲜感。
从小到大,凭借家世、相貌和能力,顾言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绝对的焦点。
女生的爱慕目光,男生的羡慕或嫉妒,他早己习惯,甚至有些厌倦。
他还是第一次,被一个人如此彻底地,干干净净地无视了。
仿佛他顾言,和这走廊里的空气、墙壁,没有任何区别。
陆辰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用力一拍他的肩膀:“言哥!
看什么呢?
这么入神。
咦!
刚才过去那个,是不是开学典礼上那个哲学系的学霸妹妹?
你俩这都能碰上,缘分啊!”
顾言收回目光,懒懒地瞥了陆辰一眼,没接话茬,转身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诶?
言哥,你去哪儿?
不等人了?”
“走了。”
顾言双手插在裤袋里,步伐看似依旧从容,但脑海里,却不合时宜地再次闪过林溪桌面上的那句话——“情爱于我如浮云,杜绝一切无意义社交与情感消耗。”
他原本以为那只是一句小女孩标榜个性的口号。
现在看来,她似乎是……认真的?
而这个认知,非但没有让他觉得被冒犯,反而像一道轻巧的钩子,在他那片平静无波的心湖里,勾起了更深的、想要一探究竟的涟漪。
她那双清澈却仿佛隔着一层玻璃的眼睛,到底能看到什么呢?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