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军事历史 > 赤旗燎原:从郡王开始

赤旗燎原:从郡王开始

娱乐至宝 著

军事历史连载

朱常沅周湛是《赤旗燎原:从郡王开始》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娱乐至宝”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崇祯殉天倾地弘光朝廷在南京的醉生梦死中摇摇欲坠常万历帝之一个看似与至尊之位无缘的永明郡在天下崩裂之做出了不同的选他远离了兄长桂王的怯懦和朝廷的无谓党只身前往西南边陲土司、溃兵与流民交织的贫瘠之他开府建招揽忠结盟土劝课农他不争监国之虚只务抗清之实力弘光、隆武相继败永历帝颠沛流离之所有人惊讶地发在滇黔桂的群山之一支以赤旗为号、军纪严明的“安国军”已悄然崛起与黔国公之女沐涵的联更让他获得了勋贵集团的最后遗产对步步紧逼的清军铁和内部错综复杂的权争暗这位本可安逸一生的郡将如何挽狂澜于既倒? 这不是穿越者的剧这是一位大明宗在绝境凭毅力、智慧和担为家国命运奏响的一曲悲壮挽看永明郡王如何从边缘崛成为南明最后、也是最坚实的监国柱

主角:朱常沅,周湛   更新:2025-11-10 21:23: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崇祯十七年,甲申,夏。

桂林靖江王府,水榭歌台。

丝竹管弦之声袅袅不绝,与亭外池塘里的蛙鸣混作一处,衬得这南国的夜晚愈发闷热。

靖江王朱亨嘉,论辈分是当今天子的叔祖,此刻正半眯着眼,斜倚在锦榻上,手指随着伶人咿呀的唱腔轻轻叩着桌面。

案上摆着冰镇的瓜果,来自岭南的佳酿散发着醇香,一派富贵闲适,仿佛北方的烽火狼烟,远在万里之外。

水榭角落,一人独坐。

他身着郡王常服,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眉宇间却凝着一股与这宴乐场合格格不入的沉郁。

他便是永明郡王,朱常沅,靖江王的幼弟。

案前的酒未曾动过,他的目光掠过眼前醉生梦死的王兄,投向水榭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要穿透这南方的温软空气,看清北方正发生的剧变。

月前,北京陷落、皇兄崇祯自缢煤山的惊天噩耗,终于随着几拨衣衫褴褛、惊魂未定的北来官绅,传到了这座被誉为“岭南第一藩府”的靖江王府。

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将桂林城表面上的平静炸得粉碎。

王府内,王兄朱亨嘉最初的惊恐过后,竟生出几分难以言喻的兴奋。

中枢既失,天下无主,他这位血脉最近、地位最尊的亲王,是不是……但他这点心思,很快被随之而来的更具体、更迫近的混乱所冲散。

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方震孺等地方大员态度暧昧,各地军头拥兵自重,而关于“闯贼”即将南下、“建虏”虎视眈眈的流言更是甚嚣尘上。

“常沅,何以独坐寡饮?”

朱亨嘉终于注意到了角落里的弟弟,挥退了伶人,带着几分酒意问道,“莫非还在忧心那北边之事?

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我大明幅员万里,岂无忠臣义士?

我等宗室,安享富贵便是,何必自寻烦恼。”

朱常沅收回目光,看向自己的王兄,声音平静无波:“王兄,北京陷落,天子殉国,此乃三百年未有之巨变。

岂是‘自寻烦恼’西字可轻描淡写?

如今留都南京,听闻己议立新君,然福藩何人?

马士英、阮大铖之流,可能担当得起中兴重任?

我等若只知安享富贵,恐这富贵,转眼即成镜花水月。”

朱亨嘉脸色微变,有些不悦:“常沅!

休要危言耸听!

即便南京立了新君,我等亦是亲王、郡王,尊荣不减!

难道还有人敢动我天潢贵胄不成?”

“乱世之中,纲常崩坏,有何不敢?”

朱常沅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冷意,“王兄可曾留意府外?

桂林城中米价一日三涨,溃兵游勇日渐增多,百姓人心惶惶。

此非长治久安之象。”

他站起身,走到水榭边,望着黑暗中摇曳的树影:“弟近日偶读史书,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宗室南渡,十不存一。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我等若不尽早谋划,恐届时欲求一隅安身而不可得。”

朱亨嘉被他这番话噎得有些气闷,又无力反驳,只得悻悻道:“那你待如何?

难不成要我这靖江王,拉起兵马,去跟流寇、建虏拼命不成?”

朱常沅转过身,目光灼灼:“拼命,自然不是上策。

但坐以待毙,更是下下之策。

弟以为,当此乱世,宗室更应有所作为。

即便不能立刻提兵北上,也当未雨绸缪,为我大明,也为朱家血脉,寻一稳固根基之地。”

“哦?”

朱亨嘉挑眉,“你有何高见?”

“南宁府,或更西的滇黔桂交界之地。”

朱常沅清晰地说道,“那里虽不及桂林富庶,但地僻人稀,土司势力错综,朝廷控制力弱。

正可避开各方势力争夺的漩涡,悄然经营。

弟愿向王兄请命,前往彼处,或开府,或抚慰,名为王兄经营后方,实则为我宗室预留一条退路,也为将来可能的中兴大业,埋下一颗种子。”

朱亨嘉闻言,眯眼打量着这个素来沉静、甚至有些疏离的弟弟。

他本能地觉得这是个麻烦,但转念一想,将这个颇有主见、言语又不中听的弟弟打发得远一些,似乎也不错。

省得他在眼前,总是说些扫兴的话。

至于什么退路、种子,他并未真往心里去。

“嗯……”朱亨嘉故作沉吟状,“你所言,也不无道理。

如今时局动荡,确实需有宗室子弟为朝廷分忧。

既然你有此心,为兄便准你所奏。

你可择日前往南宁,一应开销用度,王府会酌情支应。

只是……行事需谨慎,莫要惹出祸端。”

朱常沅深深一揖:“谢王兄。

弟,定不负所托。”

他首起身,不再看那重新唤来伶人、准备继续享乐的王兄,转身走出了喧嚣的水榭。

夜风拂面,带着夏日的湿热,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与决然。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

但他更知道,留在桂林,与王兄一同沉溺在这虚假的繁华中,才是真正的死路。

抬头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那里,是沦陷的京城,是烽火连天的中原。

而他的路,在南方,在那片充满未知、却也充满可能的群山之中。

大明的余烬未冷,他要去找到它,让它重新燃烧起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