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用品店出来,李悦芽兜里还揣着将近三千块钱。
有钱她就心痒痒!
她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拐进了附近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日用品区逡巡。
家里的储物清单在她脑子里自动展开:米面各两百斤,这她没敢多买,吃久了就会长虫。
她去年就因为一下子买了五百斤大米,吃到后面全长虫了,让杨慧女士骂了一个月。
那些小米、杂粮豆类的也一样,都太会长虫。
她也试过网上买不锈钢密封罐装,发现没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这边是南方沿海的原因,特别潮湿,这些东西不耐存。
而且那种不锈钢罐贵死了,她没再买,还是压缩饼干划算,便宜实惠还耐存。
家里压缩饼干将近一千斤,还有堆了半面墙的各种肉、鱼、水果罐头。
吃的目前是不需要再囤了,保质期到了没末世就可惜了。
哎!
她怎么就没个保鲜空间呢!
她看的末世小说好羡慕空间这个金手指。
小说里面的主角物资囤的单位都是按顿来的,随随便便都是几亿、几百亿的钱花出去。
她天天抠抠搜搜算计着那三瓜两枣在网上挑选对比价钱实惠些的压缩饼干。
现在家里如果还需要再囤的就是一些卫生用品跟药品了。
尤其是外伤和消毒药品。
老李的医保卡早在半年前就被她以“学校常备药”、“同学扭伤了”等各种理由刷得见了底,杨女士的卡也岌岌可危。
现在,只能动用的就剩下的这三千来块钱。
她推着购物车,先是拿了几扎打折的牙刷牙膏,又塞了几十卷卫生纸、几大瓶洗发水沐浴露,用这些日常用品打掩护。
然后,她目标明确地走向了药品区。
站在琳琅满目的药柜前,李悦芽开始扫货。
消毒:碘伏棉签、酒精棉片、瓶装碘伏和酒精,首接清空半个货架。
外伤:各种尺寸的创可贴、无菌纱布、绷带、医用胶带、云南白药粉和气雾剂。
抗生素: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能外用的消炎药也拿了不少。
其他:止痛药(布洛芬)、止泻药(蒙脱石散)、抗过敏药(氯雷他定)、以及一大盒复合维生素。
购物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满,尤其是那几大瓶500ml的酒精和碘伏,格外显眼。
来到收银台,收银员是个西十多岁的大姐,一边扫码一边忍不住念叨:“小姑娘,你这是……开小卖部还是家里要办诊所啊?
买这么多药和消毒的?”
李悦芽心里一紧,脸上却挤出无奈的笑容:“阿姨,不是的。
我们学校要组织去山区社会实践两周,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急救包,我这还是帮好几个同学一起买的呢。”
她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山区信号不好、医疗不便,这个理由非常充分。
“哦,社会实践啊,那是得准备齐全点。”
收银员大姐恍然大悟,手脚麻利地继续扫码,“现在学校活动想得是挺周到的。
不过小姑娘,酒精这些东西可要小心存放,别靠近火源。”
“嗯嗯,谢谢阿姨,我们会注意的。”
李悦芽乖巧点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账单打出,八百多块。
李悦芽面不改色地付了现金,看着那两大袋物资,心里踏实了一点点。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她提着东西,没有回家,而是拐进了小区门口那家熟悉的“便民药店”。
这家店的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姓张,平时街坊邻里有个头疼脑热都爱来找他。
“张爷爷。”
李悦芽甜甜地叫了一声。
“哟,芽芽来啦?”
张爷爷从老花镜后面抬起眼,笑眯眯的,“又给你家买常备药?”
“嗯!”
李悦芽用力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事先写好的纸条,递了过去,“张爷爷,按这个单子帮我拿,谢谢您。”
张爷爷接过纸条一看,花白的眉毛挑了起来:“芽芽,你这……要的量可不小啊。
酒精、纱布、绷带……还有阿莫西林?
这抗生素可不能乱吃。”
李悦芽的心又提了起来,她知道张爷爷比超市收银员难糊弄多了。
她只好把“社会实践”的理由又说了一遍,并强调:“是老师列的单子,要求我们必须备齐,而且有医嘱才能吃抗生素,我们就是备着以防万一,肯定不会乱吃的。”
张爷爷盯着纸条,又看看李悦芽,眼神里带着审视:“芽芽,你跟爷爷说实话,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还是……你在外面遇到什么麻烦了?”
老人家的敏锐超出了她的想象。
李悦芽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不能硬来。
她眼圈微微一红,带上了点委屈的鼻音:“张爷爷,其实,是我爸妈最近老为点小事吵架,我听着害怕……我就想,万一他们气头上动了手,或者我劝架的时候不小心,家里得多备点药才行。
我不敢跟他们说,只能用我的零花钱先准备着……”她半真半假地编着,语气里的担忧和害怕倒不全是装的。
张爷爷看着她这“可怜巴巴”的样子,信了大半,叹了口气:“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你这孩子,也是有心了……行吧,爷爷给你拿。
不过抗生素我给你换成外用的药膏,效果一样好,还安全。
其他的,爷爷再给你搭点真正好用又便宜的。”
最终,张爷爷按照清单,但选择性地给她配了更多实惠实用的外伤消毒药。
这一大包药,又花去了一千二百多块。
口袋就又剩下一千块钱了,钱真不禁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