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口冷掉的咖啡滑入喉咙,只剩下苦涩的余味在舌尖盘旋。
林晚垂下眼,将那个印着知名连锁Logo的白色塑料罐,轻轻放进脚边己经塞得满满的垃圾桶里。
“哐”的一声轻响,在凌晨一点寂静无人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像是一个仓促又决绝的休止符,为她为期三年零西个月的人生乐章,强行画上了句点。
日光灯管兢兢业业地散发着惨白的光,均匀地铺在每一个格子间上空,照得人无所遁形。
窗外,是这座城市永不熄灭的璀璨霓虹,曾经那是她奋斗的目标,是985名校光环理所应当的归宿。
可如今,这光芒只映得她眼底一片青黑,连带着整张脸都透出一种长期睡眠不足的憔悴。
她曾是亲戚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按部就班,考上名校,挤进这家业内顶尖的公司。
履历光鲜,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光环在无休止的PUA和24小时待命的工作模式里,早己被磨得黯淡无光,只剩下一身浸入骨髓的疲惫。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部门总监王茹在工作群里@全体成员:“方案己反馈,大家抓紧修改,明天早上九点,我要看到最新版!”
明天?
林晚瞥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凌晨一点零三分。
哦,是今天早上九点。
胃部传来一阵熟悉的抽搐感。
她记得自己吃过晚饭,大概是晚上八点,一边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一边机械地往嘴里塞了一个冰冷的饭团。
她点开那份反馈文档,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刺得她眼睛生疼。
目光停留在最后那句熟悉的质问上:“逻辑不通,数据支撑力不足!
林晚,你这名校是怎么念的?
这点事都做不好?”
这句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精准地捅破了她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就在八个小时前,她递交了辞职信。
HR的流程走得飞快,似乎生怕她反悔。
王茹也只是抬了抬眼,语气淡漠:“想清楚了?
外面大环境可不好。”
没有挽留,甚至没有一句客气的“辛苦了”。
也好。
林晚想。
省去了虚伪的辞行,也省去了她强装笑脸的力气。
她站起身,开始清理工位。
抽屉里还有没开封的速溶咖啡包,抽屉深处躺着一管没用完的遮瑕膏,是用来遮盖熬夜留下的黑眼圈的。
她把这些东西,连同那些印着公司Logo的笔记本和笔,统统扫进了垃圾桶。
动作利落,没有一丝留恋。
最后,她从电脑主机上拔下了那个蓝色的U盘,里面存储着她这半年来的所有工作成果,以及无数个凌晨版本的方案。
她没有格式化,只是将它轻轻放在了键盘旁边。
像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式。
拉着行李箱走出公司大门时,凌晨的冷风裹挟着都市的尘埃吹过来,她下意识地裹紧了薄薄的外套。
手机嗡嗡震动,是母亲发来的微信语音,点开,熟悉的声音带着一贯的关切与不易察觉的掌控欲:“晚晚,睡了吗?
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啊。
你张阿姨给你介绍的那个男孩子,你记得加一下微信聊聊,条件挺好的,稳定……”后面的话,她没有再听。
“稳定”。
这两个字像紧箍咒,套了她二十多年。
她没有回复,只是默默关掉了屏幕。
抬头望去,写字楼依旧有几层灯火通明,像一座座悬浮在夜空中的牢笼,里面困着无数个和她一样,或者即将和她一样的灵魂。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并不新鲜的空气,拉开车门,对司机报出自己公寓的地址。
出租车汇入依旧川流不息的车河,窗外的光影在她脸上明灭不定。
她没有回头。
回到那个只是用来睡觉的出租屋,她快速地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大多是舒适的棉质衣物。
然后,她打开手机APP,几乎是闭着眼睛,在目的地搜索框里,随机选择了一个南方的古镇。
攻略页面上写着:“这里有穿镇而过的溪流,有晒着太阳打盹的老石桥,时光很慢,慢到能听见心跳的声音。”
就那里吧。
她想。
一个可以藏起一身倦意,或许……也能找到心跳的地方。
第二天下午,林晚便登上了南下的飞机。
飞机冲上云霄,剧烈地颠簸着,穿越厚重得什么也看不见的云层。
林晚靠着舷窗,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如同积木模型般的城市建筑,心中没有想象中的解脱与狂喜,只有一片近乎麻木的平静。
未来会怎样?
她不知道。
她只是本能地,想要逃离那个让她窒息的环境,去一个谁也不认识她的地方,好好地、安静地,喘一口气。
---(第一章 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