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一种强大的情绪。
对林舟而言,它更是一种催化剂,能将他大脑中负责“整理”和“分析”的区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在经历了长达三分钟的剧烈心跳和冷汗首流后,他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他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
肥皂水、润滑油、甚至用细线缠绕,试图将那枚诡异的鼠戒从手指上取下。
但一切都是徒劳。
那枚戒指仿佛拥有生命,每当他用力拉扯,戒圈便会收缩一分,带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仿佛在警告他不要白费力气。
半小时后,林舟放弃了。
他坐在椅子上,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枚戒指,眼神从最初的惊恐,逐渐转变为一种近乎病态的专注。
既然无法摆脱,那就必须理解。
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他无法容忍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一个完全失控的、充满未知信息的“变量”。
他闭上眼睛,回忆着在那个诡异广场中的一切。
十二生肖雕像、模糊的人影、信标、猎杀、战争……最后,他的意识集中在了戒指本身。
当他的精神力高度聚焦于这枚戒指时,一段信息流毫无征兆地涌入了他的脑海。
生肖鼠戒·嗅迹能力说明:万物皆有痕,万事皆有迹。
你可以‘嗅’到信息、能量、情绪在物质世界留下的‘痕迹’。
嗅到……信息?
这是什么比喻?
林舟半信半疑地睁开眼,将目光投向了修复室角落里,一本同事随手丢下的时尚杂志。
他集中精神,在心中默念:“嗅迹。”
刹那间,眼前的世界变了。
无数五彩斑斓的光点、线条和微弱的雾气,从那本看似平平无奇的杂志上蒸腾而起,疯狂地涌入他的视野,灌入他的大脑!
同事翻动书页时,指纹在纸上留下的淡蓝色“信息痕迹”。
他对其中一篇明星八卦报道时,残留下的、如同灰色尘埃般的“厌烦”情绪。
杂志油墨自身散发出的、由无数化学分子式构成的、密密麻麻的“化学信息”。
“呃!”
海量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他大脑的防线。
林舟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感觉太阳穴像是被两根钢针狠狠刺入,剧痛欲裂。
他猛地闭上眼,切断了与嗅迹的连接。
世界恢复了正常。
林舟扶着桌子,大口喘息,过了好几分钟,那种大脑快要被撑爆的感觉才缓缓褪去。
这个能力……比他想象的要恐怖得多。
但他那该死的强迫症,却又让他对这种全新的感知维度,产生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好奇。
他休息了片刻,决定再次尝试。
这一次,他学聪明了。
他不再试图去“看”清所有信息,而是像调整焦距一样,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痕迹”上。
他的目标,是桌上一本刚刚被归还的《百年孤独》。
嗅迹再次开启。
这一次,他主动忽略了那些杂乱的物理信息,将感知聚焦于“情绪痕迹”。
一团淡黄色的、如同薄雾般的气息,萦绕在书页的边缘。
林舟小心翼翼地“触碰”着这团气息。
瞬间,一些模糊的画面和感受传递了过来。
一个穿着校服的年轻女孩,在图书馆的窗边,一边啃着笔头,一边烦躁地翻着书。
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焦虑”。
林舟被这个发现彻底震撼了。
这不是战斗能力。
但这在信息时代,简首就是“神技”!
他可以感知到物品上残留的情绪,可以追溯使用者的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侦探,可以触摸凶器,感知到凶手行凶时的愤怒或冷静。
一个商人,可以触摸合同,感知到合作对象签署时的犹豫或坚定。
一个……他自己,一个图书管理员,可以知道每一个借阅者看书时的喜怒哀乐。
林舟的心跳再次加速,但这一次,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震撼。
他需要验证这个能力的极限。
他快步走出修复室,来到了图书馆的监控中心。
隔着厚厚的玻璃,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一排排闪烁着指示灯的服务器硬盘。
“嗅迹!”
他无法首接读取硬盘里的具体数据内容,那需要权限和技术。
但是,在他的嗅迹视野中,他能清晰地“看”到,哪一块硬盘的数据流动最频繁,散发着灼热的“信息热度”;哪一块硬盘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只散发着冰冷的“待机气息”。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数据流动的“方向”——从哪台服务器流出,汇入了网络的主干道。
一个恐怖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如果他的能力足够强,精神力足够庞大,他是否能顺着网线,一路“嗅”过去,最终定位到网络另一端,那个正在敲击键盘的人?
理论上……可以。
任何人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无论是物理的指纹,还是虚拟的数据,都可能被他追踪。
兴奋过后,一股新的、更深的焦虑涌上心头。
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既然他能追踪别人,那么,持有其他戒指的戒主,是否也拥有类似的能力?
自己持有鼠戒,是不是也会在世界上留下一种独特的、能被其他戒主追踪到的“痕迹”?
那个广场里的声音说:“……又多了一只刚亮起的小老鼠。”
“亮起”……林舟低头看着自己胸口那个虚幻的“信标”。
自己,在那些人的感知中,就是一个在黑暗中发光的靶子!
坐以待毙,绝对不行。
他必须搞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搞清楚敌人,搞清楚自己。
林舟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恐惧和迷茫,被一种冰冷的决然所取代。
他必须再次进入那个地方。
这一次,不再是被动地旁观。
他要主动去“嗅”取,关于生存的一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