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雾锁长川与心之渡

第2章 研究员上门,理念相争

发表时间: 2025-11-12
第二天一早,雾川渡的雾散了些,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细碎的光。

余悸正在修复台整理昨天顾衍的古籍,铜***突然又响了,这次进来的人,穿着件浅卡其色的衬衫,领口系着领带,手里拿着个公文包,比顾衍多了几分正式,少了几分疏离。

“您好,请问是余悸小姐吗?”

男人走到修复台前,递过来一张名片,“我叫江源,是云城博物馆的古籍研究员,想来向您请教一些关于雾川渡民国古籍的问题,顺便看看能不能借贵铺的古籍资料做些研究。”

余悸接过名片,上面印着“云城博物馆古籍研究部 江源”,字迹清晰,还盖着博物馆的公章。

她抬头看向江源,男人比顾衍高些,头发梳得整齐,眼镜后的眼神很亮,带着点探究,落在她手里的古籍上时,目光格外专注。

“江先生,请教不敢当,”余悸把名片放在桌上,“不过铺里的古籍大多是私人收藏,还有些是爷爷留下的未公开资料,不方便外借,要是您有具体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这里谈。”

爷爷失踪前,特意嘱咐过,铺里的民国古籍,尤其是和雾川渡相关的,不能轻易借给外人,怕被人篡改或是偷走关键信息。

江源似乎早有预料,也不失望,只是笑了笑:“那也好,我主要想了解的是,雾川渡民国时期有没有关于‘旧雾川’的古籍记载,比如当地的建筑、民俗,还有……桥梁之类的。”

最后两个字,江源说得很轻,却精准地落在余悸的心上。

她握着古籍的手紧了紧,抬头看向江源:“旧雾川?

江先生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在铺里整理了三年古籍,没怎么见过这个名字,至于桥梁,雾川渡最有名的就是现在的石拱桥,民国时期的记载不多。”

她刻意避开了“雾心桥”三个字,也没提顾衍的古籍。

江源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像是在判断她是不是在隐瞒,随后又看向修复台上的古籍,轻声说:“那这本呢?

我刚才看封面,像是民国时期的旧雾川古籍,右下角的‘江’字,应该是旧雾川江家的标记。”

余悸心里一惊——他怎么知道?

连“江家”都知道?

“江先生看错了吧,”余悸把古籍往回收了收,“这就是一本普通的民国随笔,封面的‘江’字,只是主人的姓氏,不是什么江家标记。”

江源却往前走了一步,俯身看向古籍,语气带着点坚持:“余小姐,我研究旧雾川古籍多年,江家的标记我不会认错。

旧雾川江家是当年的守渡人,留下的古籍都有这个‘江’字绣纹,而且这类古籍里,大多会记载雾心桥的信息——我知道,您可能有顾虑,但雾心桥的记载对研究雾川渡的历史很重要,要是能借我看看,我可以提供博物馆的珍贵古籍作为交换,还能帮您修复铺里破损严重的古籍。”

他的话越来越首接,甚至提到了雾心桥,余悸的警惕心彻底提了起来。

她站起身,挡在修复台前,语气也冷了些:“江先生,我说了,这只是普通古籍,没有什么雾心桥的记载,也不是什么江家的东西。

而且,修复古籍对我来说,不是交换的筹码——每一本古籍都有自己的‘生命’,要先修复,再研究,不能为了找某个信息,就随意拆解、翻阅,破坏它原本的状态,这是对古籍的尊重,江先生作为研究员,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爷爷教她修复古籍时,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艺,是“敬畏”——敬畏古籍承载的记忆,敬畏岁月留下的痕迹,不能因为研究价值,就忽略了古籍本身的完整性。

江源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随后语气也沉了下来:“余小姐,我理解你对古籍的重视,但研究历史,有时候需要优先获取核心信息。

雾心桥的记载己经濒临失传,要是再找不到,可能就永远消失了,相比之下,古籍暂时的‘拆解’,难道不是更值得的吗?”

“没有什么‘更值得’,”余悸看着他,眼神坚定,“要是为了信息,把古籍拆坏了,就算找到了记载,又有什么意义?

那不是研究,是破坏。

江先生要是想找雾心桥的资料,还是去博物馆或是图书馆吧,我这里没有您要的东西,也不欢迎您用‘破坏古籍’的方式做研究。”

话说到这份上,江源也没再坚持,只是深深地看了眼修复台上的古籍,又看了看余悸,轻声说:“是我唐突了,抱歉。

不过要是余小姐以后看到关于旧雾川或是雾心桥的记载,还请务必联系我,这对历史研究真的很重要。”

他递过来一张新的名片,上面多了个私人电话,随后转身离开,铜***响起,又很快消失在门外。

余悸看着桌上的两张名片——顾衍,江源,一个找她修复旧雾川古籍,一个找她要雾心桥资料,两人几乎是前后脚上门,这只是巧合吗?

她拿起江源的名片,指尖碰到名片上的“江”字,忽然想起顾衍古籍封面上的绣纹,心里隐隐觉得,这两个人,还有雾心桥、旧雾川,似乎都缠在了一起,而她,己经被卷入了这场看不见的纷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