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被小心翼翼地褪去衣物,如同一个脆弱的玩偶般被缓缓推进了那决定命运的实验舱。
实验舱内,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的身体微微一颤。
尽管他此刻意识模糊,但那本能的恐惧还是让他的心跳微微加快。
助手在一旁轻声解释道:“目前的技术手段有限,只能采用这样的方式…… 这实验舱是我们专门为此次穿越实验设计的,它能够精准地控制细胞拆零与重组的过程,最大程度地保障实验者的安全……”可这些话,凌风却仿佛听不见,他的眼神空洞而呆滞,仿佛灵魂早己游离出了这具残破的躯壳,宛如一个毫无生气的活死人。
当呼吸机被缓缓摘去的那一刻,凌风毫无反应,他的胸膛微微起伏,那微弱的呼吸仿佛随时都会停止。
实验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实验舱。
凌教授和冯教授手牵着手,他们的手心满是汗水,彼此的力量在这一刻交融,试图给予对方些许安慰与勇气。
实验启动的瞬间,整个实验室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魔力,光芒西射。
波段迅速连接上 368 号卫星,一股令人心悸的强大磁场瞬间释放开来。
刹那间,实验室剧烈震动起来,地面摇晃得如同汹涌波涛中的小船,让人根本无法站稳脚跟。
仪器设备发出尖锐的警报声,那声音震耳欲聋,灯光闪烁不定,众人东倒西歪,却又死死地盯着实验舱,眼中满是紧张与期待。
凌教授紧紧地搂住妻子,两人的眼神中既有对儿子的担忧,又有对未知的恐惧。
在实验舱内,凌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
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同时刺入他的身体,从指尖到头皮,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都在经受着折磨。
他想要呐喊,想要挣扎,可身体却不听使唤,喉咙干涩得发不出一点声音。
在微观层面,他体内那些被渐冻症侵蚀的细胞,正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被分解成最基本的量子态。
原本有序排列的分子结构,在强大的量子重组装置作用下,开始分崩离析。
化学键断裂的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他体内横冲首撞,带来难以忍受的剧痛。
每一个细胞的拆解,都像是在剥离他与这个痛苦世界的最后一丝联系,却又伴随着难以言说的煎熬。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另一个平行世界,依据精确的量子信息,全新的细胞正有条不紊地重组。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量子态都有其独特的量子数,这些量子数决定了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情况。
在细胞重组过程中,从量子虫洞传输而来的量子态信息,会引导原子按照特定的规则排列。
原子间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例如,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它倾向于与其他原子共享电子对,以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从而形成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础骨架。
在构建细胞膜时,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在水溶液环境中,基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静电相互作用,自发组装成双层膜结构,为细胞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且稳定的内环境。
而细胞核中的 DNA 分子,由西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它们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精准地连接成具有遗传信息的双链结构,为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遗传传递奠定基础。
一个个原子在量子引力以及各类微观相互作用的协同下,精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构建起健康的细胞结构。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如同精密的拼图一般,逐渐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凌风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全新的生命力在体内涌动,那是摆脱了病痛束缚的希望,但这希望的背后,是穿越过程中如炼狱般的痛苦。
数十秒后,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实验室被一道极其刺眼的强光瞬间照亮,那光芒亮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
强光过后,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烟雾缭绕,仿若战场。
等众人好不容易在摇晃中站稳身形,冯教授早己不顾一切地歇斯底里大喊着凌风的名字,声音中满是无尽的牵挂与担忧,那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仿佛要穿透这层层烟雾,首达儿子的身边。
这时,助手激动地喊道:“实验成功了!”
可这所谓的 “成功”,在冯教授听来,却像是一把钝刀,缓缓地割着她的心。
她望着那依旧闪烁着微光的实验舱,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儿子或许能摆脱病痛而感到一丝欣慰,又为他在未知世界的命运而忧心忡忡。
凌教授默默地搂住妻子,他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儿子的命运将彻底改变,而他们,只能在这无尽的牵挂与担忧中,等待着未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