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其它小说 > 中微子什么时候被发现

中微子什么时候被发现

海风做酒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中微子什么时候被发现讲述主角李薇王绍林的爱恨纠作者“海风做酒”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地下1200米的黑暗只有“昆仑中微子观测站”的冷光在岩层间渗着王绍林的指尖贴在控制台玻璃霜气顺着指缝凝成长细的冰纹——玻璃另一是全球最灵敏的液氙探测器“天眼”,30吨液态氙被冷却到-271℃,像一块凝固的星正静静捕捉那些每秒穿过人体万亿个、却几乎不与任何物质互动的“幽灵粒子”。“王第98天”数据分析师李薇的声音从身后传带着熬红的眼尾特有的沙“欧洲那边刚发的周...

主角:李薇,王绍林   更新:2025-10-30 18:48:0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地下1200米的黑暗里,只有“昆仑中微子观测站”的冷光在岩层间渗着蓝。王绍林的指尖贴在控制台玻璃上,霜气顺着指缝凝成长细的冰纹——玻璃另一侧,是全球最灵敏的液氙探测器“天眼”,30吨液态氙被冷却到-271℃,像一块凝固的星河,正静静捕捉那些每秒穿过人体万亿个、却几乎不与任何物质互动的“幽灵粒子”。

“王队,第98天了。”数据分析师李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熬红的眼尾特有的沙哑,“欧洲那边刚发的周报,格兰萨索观测站也还是零突破,要不咱们先轮班歇会儿?”她把一杯热咖啡放在王绍林手边,杯壁上的热气碰到控制台的冷雾,立刻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桌沿滴进地板的缝隙里,没发出一点声响。

王绍林没回头,目光仍锁在“天眼”传来的实时轨迹图上。屏幕上只有稀疏的亮斑,那是中微子偶尔与氙原子碰撞产生的信号,散乱得像被风吹散的星屑。作为国内顶尖的中微子观测专家,他带着团队钻进这地下囚笼三年,为的就是捕捉到“超新星中微子”的痕迹,可现实是,连常规的中微子轨迹都平淡得让人犯困。

“再等等。”他拿起咖啡抿了一口,热流刚滑到喉咙,控制台突然“嘀”地响了一声——不是设备故障的警报,是“天眼”捕捉到高强度信号时才会有的提示音。王绍林猛地直起身,李薇也瞬间凑了过来,两人的影子在屏幕上叠成一团,盯着那些突然密集起来的亮斑。

一次、两次、三次……亮斑在屏幕上划出17条连贯的轨迹,每条轨迹的偏移角度都精准得可怕——13.5度、21.8度、35.3度……王绍林的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调出角度数据的瞬间,他的呼吸突然顿住了。

“斐波那契数列。”李薇的声音发颤,“这些中微子的偏移角度,刚好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平方根对应的角度,误差不超过0.01度。”

这不可能。王绍林的第一反应是设备故障。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正是因为它的运动完全随机,除了在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天体事件中,从未有过任何规律可言;更别说,“天眼”的误差范围是0.1度,现在的精准度,已经超出了设备的物理极限。

“检查液氙纯度。”他按下通讯器,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绷,“老张,去氙气储存室看一下压力和纯度计,顺便校准一下探测器的传感器,可能是校准漂移了。”

老张是观测站的资深工程师,一个话不多但手脚麻利的老技工,此刻他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点刚被吵醒的迷糊:“好嘞,这就去,王队你也别太绷着,粒子这东西,偶尔抽个风也正常。”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王绍林和李薇把观测站的系统翻了个底朝天。液氙纯度99.9999%,完全符合标准;传感器校准数据正常,甚至比上周的检测结果更精准;重启数据采集系统后,“天眼”依旧在捕捉那些规律的偏移轨迹,像是有人在宇宙里用尺子画好了路线,让中微子沿着线往“天眼”里撞。

“联系格兰萨索。”王绍林抹了把脸,试图压下心头的不安,“问他们有没有捕捉到类似的规律信号,说不定是宇宙里的某种新天体现象。”

李薇立刻拨通了加密频道,对面接电话的是格兰萨索观测站的负责人马库斯,一个总是笑着说“科学需要耐心”的德国老头。可这次,马库斯的声音格外冷淡,甚至带着点敷衍:“没有,王,我们的探测器一切正常,没有任何规律偏移。或许是你们的‘天眼’出了点小问题,建议再检查一下冷却系统。”

通话结束的瞬间,李薇突然“呀”了一声。王绍林转头看去,只见她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脸色惨白:“王队,我们刚才存的17条轨迹数据……不见了。”

王绍林立刻扑回自己的控制台,点开数据文件夹——刚才还存在的“异常轨迹17组”文件,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回收站里都没有记录。他手指发抖地调出系统后台日志,最新的一条记录显示:“2024年10月29日04:17:32,数据文件删除,操作来源:未知。”

未知?观测站的系统是国家航天局特制的加密系统,除了他、李薇和老张,没有第四个人有操作权限;而且所有操作都会记录IP和身份信息,“未知”这两个字,就像一把冰锥,突然扎进王绍林的后颈。

“老张呢?”他突然想起那个去检查储存室的老技工,按下通讯器喊了三遍“老张”,都没有回应。

“我去看看。”李薇抓起桌上的应急灯,刚要起身,整个观测站突然暗了下来——不是停电,是所有的白光都变成了暗红色,应急灯、控制台屏幕、甚至“天眼”外围的指示灯,都透着一股像血一样的红。

王绍林的心跳骤然加快,他猛地抬头看向“天眼”的观测窗——那片凝固的液态氙,此刻竟泛起了微弱的波纹,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游动。而就在这时,他身后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老张。

老张明明应该在氙气储存室,此刻却站在控制台门口,背对着暗红色的灯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缓缓递到王绍林面前,声音低沉得不像他自己:“王队,我刚才在储存室,好像听见氙气在‘说话’。”

王绍林接过笔记本,借着暗红色的光翻开——上面画满了螺旋状的符号,每个符号旁边都标着数字,正是那17条中微子轨迹的偏移角度。而最下面一行,写着一句让他头皮发麻的话:“它们在找‘门’,就在我们脚下。”

“你在说什么?”王绍林抓住老张的胳膊,却发现老张的皮肤冰凉得像液态氙。老张缓缓抬起头,王绍林突然注意到,他的瞳孔里,竟映着和“天眼”里一样的波纹,而且那波纹正在缓慢地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螺旋。

“不是我在说。”老张的嘴角咧开一个僵硬的弧度,声音突然变成了两个人的重叠音,一个是他自己的,另一个是尖锐的、像静电一样的声线,“是‘它们’在说——王绍林,你是第一个‘看见’的人。”

就在这时,控制台的屏幕突然全部亮起,满屏都是刚才消失的中微子轨迹,17条轨迹在屏幕上盘旋、缠绕,最终拼成了一个完整的螺旋符号——和老张笔记本上的符号,一模一样。而屏幕右下角,跳出一行新的日志:“操作来源:中微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