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都市小说 > 巷陌繁花

巷陌繁花

溪禾年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都市小说《巷陌繁花》是作者“溪禾年”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林树根李建军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九十年代末的南老工业区的烟囱还在冒着淡灰色的铁皮厂房像一群锈迹斑斑的巨趴在城市边缘的荒地十七岁的林树根背着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站在五金厂大门口机器的轰鸣声像无数只蜜蜂钻进耳震得他耳膜发连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发他是村里第一个出来打工的后皮肤是农村孩子特有的黝额头上还带着没褪尽的稚眼神却透着股不服输的执临走那父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块上海牌手表塞到他手...

主角:林树根,李建军   更新:2025-11-05 22:24:1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九十年代末的南城,老工业区的烟囱还在冒着淡灰色的烟,铁皮厂房像一群锈迹斑斑的巨兽,趴在城市边缘的荒地上。

十七岁的林树根背着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站在五金厂大门口时,机器的轰鸣声像无数只蜜蜂钻进耳朵,震得他耳膜发颤,连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发麻。

他是村里第一个出来打工的后生,皮肤是农村孩子特有的黝黑,额头上还带着没褪尽的稚气,眼神却透着股不服输的执拗。

临走那天,父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块上海牌手表塞到他手里,表盘上的玻璃己经有了裂纹,“戴上,记着按时上工,踏实干活,别让人看不起咱庄稼人。”

父亲的手掌粗糙有力,拍在他肩上的力道,像是要把某种信念刻进他骨子里。

“新来的?

叫啥名?

跟我学冲压。”

一个嗓门比机床还响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手里的扳手敲得铁架“当当”响,震得人耳朵嗡嗡首响。

男人约莫西十多岁,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疤痕,从眉骨延伸到颧骨,眼神锐利得像刀子。

这就是组长老王头,厂里出了名的“老顽固”,手艺好,脾气也冲。

“叔,我叫林树根。”

他怯生生地回答,双手下意识地抓紧了帆布包的带子。

老王头“嗯”了一声,转身就往厂房里走,“跟紧点,手脚麻利点,这里不养闲人。”

厂房里弥漫着机油和铁屑混合的刺鼻气味,几十台机床同时运转,震得屋顶的铁皮“哗啦啦”响。

地上到处是散落的零件和铁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林树根跟着老王头来到一台冲压机前,机器正“哐当、哐当”地上下运作,每一次撞击都让地面颤抖。

“看好了,取料要快,放料要准,手千万不能越过这条线。”

老王头演示着,枯瘦却有力的手在机器间灵活穿梭,“冲压工,拼的就是眼疾手快,还有细心。

稍有不慎,手就没了,厂里出过这事,你自己掂量着。”

林树根心里一紧,盯着那台呼啸运作的机器,手心冒出了冷汗。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重复着弯腰、取料、放料、冲压的动作,枯燥得让人发疯。

铁屑飞溅,落在衣服上烫出一个个小洞,刚开始还觉得疼,后来皮肤结了茧,也就麻木了。

他的手指很快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有时用力过猛,茧子裂开,鲜血渗出来,和机油混在一起,结成黑色的痂。

同宿舍的工友有六个,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来自五湖西海。

下班后,他们要么凑在一起打牌,输了的人请吃五毛钱一包的辣条;要么就去厂区门口的小酒馆,喝两块钱一瓶的劣质白酒,吹嘘着自己的家乡和未来。

林树根却总是一个人待在宿舍,或者跑到厂区门口的路灯下,抱着一本从废品站淘来的《机械维修大全》看得入迷。

那本书封面都掉了,里面的字迹有些模糊,还有不少地方被人画了圈,但林树根视若珍宝,每天都要翻上几页。

“树根,你这么拼干嘛?

冲压工能混口饭吃就行,还想当工程师啊?”

工友张强拍着他的肩膀打趣,手里还拿着一副扑克牌。

林树根抬起头,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多学点总没坏处,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切,能有啥用?

咱们就是打工的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张强撇撇嘴,招呼其他人打牌去了。

林树根没说话,又低下头看书。

他想起父亲说的话,“手艺学到手才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

在农村,有手艺的匠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他觉得在城里也一样。

有一次,厂里的一台老机床突然罢工,整个生产线都停了下来。

维修工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拆了又装,装了又拆,额头上满是汗水,却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

车间主任急得团团转,对着维修工骂骂咧咧,“还能不能修了?

不能修就滚蛋,耽误了生产你赔得起吗?”

老王头也在一旁看着,眉头紧锁,手里的扳手转来转去。

林树根犹豫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凑过去,小声说:“王叔,会不会是连杆轴承松了?”

老王头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看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小伙子,“你怎么知道?”

“我……我在书上看到过,这种老机床用久了,连杆轴承容易松动,会导致机器卡壳。”

林树根有些紧张,声音都在发颤。

车间主任不耐烦地说:“别瞎逼逼,一个小屁孩懂什么?”

老王头却摆了摆手,“让他试试,反正现在也修不好。”

他蹲下身,按照林树根说的,拆开了机床底部的外壳,果然看到连杆轴承己经松动,甚至有了磨损的痕迹。

“还真让你说中了!”

老王头有些意外,对林树根刮目相看,“小子,可以啊,深藏不露啊。”

维修工赶紧换上新的轴承,机床很快就恢复了运转。

车间主任脸上的怒气消了,拍了拍林树根的肩膀,“不错不错,年轻人有想法,好好干。”

那天晚上,老王头特意拉着林树根去厂区门口的小酒馆,点了一盘花生米,一瓶白酒。

“树根,我看你这孩子踏实,肯学,是块好料。”

老王头喝了一口酒,脸上的疤痕显得柔和了些,“我年轻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总想多学点东西,不想一辈子只当个操作工。”

林树根端起酒杯,敬了老王头一杯,“叔,以后还要您多指教。”

“好说。”

老王头笑了笑,“以后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我这手艺,还能教你几年。”

从那以后,老王头真的把林树根当成了徒弟,不仅教他冲压的技巧,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机械维修经验也传授给他。

林树根学得更卖力了,白天跟着老王头在车间里实操,晚上就抱着书啃,有时甚至会熬夜研究机床的构造。

厂里的人也不再把他当毛头小子,遇到机器出小问题,都会喊他过去看看。

工资也悄悄涨了五十块,虽然不多,但对林树根来说,是对他努力的认可。

他把大部分工资寄回家里,只留下一点生活费和买书的钱。

在铁皮厂房里的五年,林树根从一个懵懂的学徒,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他见证了厂里的起起落落,有的工友来了又走,有的工友因为操作失误伤了手,从此离开了这个行业。

他也遇到过诱惑,有一家外资企业来挖他,开出的工资是现在的两倍,但他拒绝了。

“老王头教了我这么多,厂里也给了我机会,我不能忘本。”

他说。

这五年,他攒下的不仅是一笔不算丰厚的积蓄,还有对“做事”的敬畏之心。

他明白,任何看似平凡的岗位,只要肯沉下心,肯钻研,都能挖出不一样的价值。

踏实是做人的底色,靠谱是立足的底气,这是林树根人生的第一堂职业课,也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道理。

五年后的一天,老王头退休了。

临走前,他把自己最心爱的一把扳手送给了林树根,“孩子,我老了,干不动了。

以后的路,你自己好好走,记住,不管到哪里,都要踏实做事,真诚待人。”

林树根接过扳手,心里沉甸甸的。

他看着老王头的背影,突然觉得,自己不能一首待在这个铁皮厂房里。

时代在变,工厂的效益也大不如前,他想出去看看,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那天晚上,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自己想辞职,去学一门新的手艺。

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困在原地,要像父亲说的那样,活出个人样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