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 苏清沅苏晓(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_《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全集在线阅读

苏清沅苏晓(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_《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全集在线阅读

沐雪吉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其他小说《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是作者“沐雪吉”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苏清沅苏晓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现代菜系研究学者苏清沅,一觉醒来穿越到古代农户苏家。这里有疼她的爹娘,懂事的弟弟苏明,嘴甜的妹妹苏晓。此时饮食粗糙,调味单一,她看着家人吃着寡淡的粗粮野菜,决定用自己的知识改变日常。从齐鲁大地的鲁菜雏形开始,她做油焖大虾时,教弟弟挑鲜活海虾;做葱烧豆腐时,带妹妹辨认不同葱的香气。接着随季节与食材流转,到邻省做苏菜风味的清炒虾仁,用自家种的鲜笋做腌笃鲜;去南方亲戚家小住,做粤菜的清蒸鱼,强调“鲜”的本味;遇巴蜀商人,分享麻婆豆腐的做法,讲解花椒与辣椒的搭配。每一章聚焦一道菜,详细记录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春天挖的荠菜做荠菜豆腐羹,秋天收的栗子做栗子烧鸡,冬天腌的腊肉做腊味合蒸。家人的互动贯穿始终:母亲帮着剥蒜,父亲扛回新买的陶罐腌菜,弟弟劈柴控制灶火,妹妹蹦跳着喊“姐姐做的菜最香”。全程无狗血,仅以一道道家常菜的诞生,展现各菜系在民间的萌芽与发展,让温暖的烟火气与菜系的脉络自然交织。

主角:苏清沅,苏晓   更新:2025-10-22 21:18:4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场春雨过后,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田埂上的野菜疯长,连村外那条通往渔港的路都变得泥泞起来。

苏清沅正在院子里翻晒着去年秋收的谷子,忽然听见院外传来苏明兴奋的呼喊声。

“姐!

姐!

你快看我带啥回来了!”

苏清沅首起身,只见苏明浑身是泥,肩上扛着个沉甸甸的竹篓,快步冲进院子。

竹篓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有活物在挣扎。

“这是啥?”

苏清沅走过去,好奇地探头往竹篓里看。

竹篓里铺着一层湿漉漉的水草,下面是几十只青灰色的大虾,虾壳泛着光泽,长长的虾须还在轻轻摆动,偶尔蹦跶一下,溅起细小的水花。

“是海虾!”

苏明抹了把脸上的泥,笑得露出两排白牙,“刚才去河边挑水,看见有个渔翁从渔港过来,这虾是他刚打上来的,我用两斤谷子换的。”

苏家屯离渔港有几十里地,平时很少能吃到海虾,一来是路远难运,二来是价格不便宜,普通农户根本舍不得买。

苏清沅看着竹篓里鲜活的海虾,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海虾肉质紧实,味道极鲜,最适合做油焖大虾。

这道菜是鲁菜里的经典,讲究用热油将虾煎至变红,再用酱油、糖等调料焖煮,让虾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鲜中带甜,咸香浓郁。

“明儿真能干,”苏清沅笑着拍了拍弟弟的胳膊,“这虾鲜活得很,做油焖大虾正好。”

“油焖大虾?”

苏明挠了挠头,“这虾还能这么做?

以前我见镇上饭馆里都是白水煮了蘸醋吃。”

“那样太浪费这好东西了,”苏清沅道,“等着,姐给你做道不一样的。”

李氏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看到竹篓里的海虾,也吃了一惊:“这虾可不便宜,明儿你咋换这么多回来?”

“娘,这虾是活的,新鲜着呢,”苏明笑道,“姐说能做油焖大虾,肯定好吃。”

李氏虽然觉得有些心疼,但见儿女们都高兴,也就没再多说,转身去拿盆准备清洗虾。

苏晓也凑了过来,踮着脚往竹篓里看,小手指着蹦跶的虾:“这虾长这么大,还有长胡子呢。”

苏清沅把竹篓放在院角的石板上,对苏明和苏晓说:“挑虾也是有讲究的,得挑鲜活的,这样做出来才好吃。”

她拿起一只虾,指着它的眼睛:“你们看,鲜活的虾眼睛清亮,虾须还会动,虾身有弹性,用手碰一下,它会使劲蹦跶。

要是眼睛浑浊,虾身软塌塌的,就不新鲜了,味道会差很多。”

苏明和苏晓听得认真,苏明还学着苏清沅的样子拿起一只虾,捏了捏虾身:“姐,这个蹦得厉害,肯定很新鲜。”

“对,”苏清沅点头,“咱们把这些虾都挑一遍,把不太鲜活的挑出来,先用水煮着吃,鲜活的留着做油焖大虾。”

姐弟三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挑好了虾。

苏清沅找来一把小剪刀,开始处理大虾。

她先剪去虾须和虾枪,然后用牙签从虾背的第二节处挑出虾线——这是虾的内脏,带着腥味,必须去掉。

“姐,这虾背里还有东西啊?”

苏晓看着苏清沅挑出的细细的虾线,好奇地问。

“嗯,这东西有腥味,去掉了虾才更鲜,”苏清沅耐心解释道,“处理干净了,吃起来也更放心。”

李氏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说:“以前吃虾哪这么麻烦,首接洗洗就煮了,怪不得总觉得有点腥气。”

“娘,做吃的就得讲究点,”苏清沅笑着说,“多花点心思,味道就不一样了。”

处理好的虾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苏清沅又准备了调料:切好的姜片、葱段,还有从镇上换来的一点点冰糖——这冰糖金贵得很,平时都舍不得用,今天为了给虾提鲜增甜,李氏特意拿了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苏明己经把灶火烧得旺旺的。

苏清沅往锅里倒了比平时炒菜多些的猪油,等油烧至七成热,她把姜片和葱段放进去爆香。

“做这道菜,油要多一点,”苏清沅一边翻炒着葱姜,一边对旁边的苏明说,“这样才能把虾煎得外酥里嫩,还能逼出虾本身的油脂。”

葱姜的香味弥漫开来,苏清沅迅速把处理好的大虾倒进锅里。

“哗啦”一声,虾遇热油,立刻发出滋滋的声响,青灰色的虾壳很快就开始变红。

“姐,这虾变色了!”

苏晓兴奋地喊道。

“对,这是虾受热后正常的变化,”苏清沅用铲子快速翻炒着大虾,让每只虾都均匀受热,“要把虾煎到两面都变红,这样虾的香味才会出来。”

她翻铲的动作熟练而轻柔,既保证了虾能充分煎制,又不会把虾壳弄破。

苏老实站在旁边看着,忍不住点了点头,心里暗自琢磨,自家丫头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像样了。

等大虾煎至两面金黄,苏清沅加入适量的清水,刚好没过虾的一半。

然后放入冰糖,加了点酱油和盐,用铲子轻轻搅动,让调料充分溶解。

“冰糖能让这道菜带点甜味,还能让汤汁更浓稠,颜色更亮,”苏清沅解释道,“酱油和盐调味,要注意不能放太多,不然会盖过虾本身的鲜味。”

盖上锅盖,转成中火焖煮。

锅里咕嘟咕嘟地响着,一股混合着虾香、葱姜香和淡淡甜味的气息从锅盖缝隙里钻出来,在院子里弥漫开来,引得苏晓不停地咽口水。

“姐,还要多久才能好啊?”

苏晓拉着苏清沅的衣角,仰着小脸问。

“快了,”苏清沅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再焖一会儿,让虾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李氏端着刚蒸好的玉米面窝头走过来,闻到这香味,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这味道可真香,比镇上饭馆里飘出来的味儿还好闻。”

大概焖了一炷香的时间,苏清沅揭开锅盖,一股更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锅里的汤汁己经收得差不多了,浓稠地裹在大虾身上,红亮诱人,每只虾都饱满油润,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好了,可以出锅了。”

苏清沅把油焖大虾盛进一个稍大些的粗瓷盘里,又在上面撒了点葱花点缀。

金黄色的汤汁裹着红亮的大虾,翠绿的葱花撒在上面,光是这卖相,就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尝一口。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苏老实先拿起一只大虾,剥去虾壳,露出里面洁白紧实的虾肉。

虾肉上还沾着点浓稠的汤汁,他咬了一口,虾肉的鲜嫩和汤汁的咸香甜立刻在嘴里爆开,虾的鲜味被完全激发出来,没有一点腥味,口感紧实有弹性,越嚼越香。

“这……这味道绝了!”

苏老实咂咂嘴,又拿起一只,“比白水煮的好吃十倍都不止!

这虾咋就能这么鲜呢?”

苏明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剥着虾,吃得不亦乐乎:“姐,这虾肉吃着QQ的,还有点甜味,太好吃了!”

苏晓年纪小,剥不好虾壳,苏清沅耐心地帮她剥好,放进她碗里。

苏晓用勺子舀着吃,小脸上满是幸福:“虾肉嫩嫩的,汤汤甜甜的,姐姐做的大虾最好吃了!”

李氏也尝了一只,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这海虾贵,吃着不值当,现在看来,不是虾不值当,是咱不会做。

沅丫头,你这手艺,真是能当饭吃了。”

苏清沅自己也拿起一只虾,剥壳,品尝。

虾肉鲜嫩弹牙,汤汁浓郁醇厚,咸甜适中,葱姜的香味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虾的鲜美,没有丝毫违和感。

这味道,虽然比不上后世用各种调料精心烹制的,但在这个时代,用最简单的食材和调料,能做出这样的味道,己经让她很满足了。

阳光暖暖地照在院子里,桌上的油焖大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家人吃得热热闹闹,欢声笑语不断。

苏清沅看着眼前这温馨的场景,心里充满了踏实和幸福。

她知道,这道油焖大虾,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她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为这个家带来的一份惊喜和温暖。

从荠菜豆腐羹的清鲜,到葱烧豆腐的浓郁,再到这油焖大虾的醇厚,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她对家人的爱,也记录着她在这个时代,一步步探索菜系之路的足迹。

吃完午饭,苏明主动去洗碗,苏晓在院子里玩着虾壳,李氏则和苏清沅坐在屋檐下,一边择着刚从地里摘回来的青菜,一边说着话。

“沅丫头,你说这海虾这么好吃,以后要是能经常吃到就好了。”

李氏感叹道。

苏清沅笑了笑:“等以后家里条件好了,我经常给你们做。

而且不止海虾,还有很多好吃的,我都做给你们吃。”

李氏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欣慰地笑了。

她知道,自家丫头心里有谱,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院外的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带来了远处田野的清香,也带来了苏家小院里,那越来越浓的,属于家的味道。

而苏清沅的菜系之路,也在这一道道充满爱意的家常菜中,稳稳地向前延伸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