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 炊香暖戟(念安林秀兰)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念安林秀兰全文阅读

炊香暖戟(念安林秀兰)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念安林秀兰全文阅读

六玥已满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炊香暖戟》男女主角念安林秀兰,是小说写手六玥已满所写。精彩内容: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林秀兰,念安,萧策的女生生活,家庭小说《炊香暖戟》,由网络作家“六玥已满”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45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6 07:45:30。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炊香暖戟

主角:念安,林秀兰   更新:2025-10-26 08:32:1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秀兰把最后一盘糖醋排骨端上桌时,指腹的烫伤还在隐隐作痛。

十七岁的女儿林薇薇瞥了眼盘子,随手将手机往桌布上一摔,

屏幕里美妆博主的声音戛然而止:“妈,跟你说过多少次,排骨别放这么多糖,

你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林秀兰刚想解释“你爸爱吃甜口”,

丈夫周建斌的公文包已经砸在沙发上,皮质包面反射的光刺得她眼睛发疼。“秀兰,

”他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我们离婚吧,财产我算好了,这老房子归你,

存款给薇薇当学费。”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卷着砸在玻璃上,

林秀兰手里的汤勺“当啷”掉在瓷盘里,褐色的汤汁溅在她洗得发白的围裙上。

她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是国营饭店的点心师傅,捏的桂花糕能让排队的人绕半条街。

是周建斌说“你在家带孩子,我养你”,她才解下围裙,把日子熬成了围着灶台转的琐碎。

这些年,她没给自己买过一件超过两百块的衣服,却记得周建斌的衬衫要熨得笔挺,

薇薇的球鞋要最新款。“爸!我才不要跟她住这破房子!”林薇薇的尖叫拉回她的神思,

女孩正把她刚晒好的羽绒服塞进行李箱,“这衣服还是你去年给她买的,别浪费了。”那夜,

家里的灯亮到天明。周建斌和林薇薇走后,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下冰箱嗡嗡的运转声。

林秀兰想煮碗面暖身子,脚下却被散落的行李箱轮子绊倒,额头重重磕在冰箱角上。

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她只有一个念头:下辈子,再也不为别人活了。

浓烟呛得林秀兰猛地咳嗽,睁眼时,鼻腔里满是焦糊味和柴火的气息。

她躺在冰冷的土坯地上,身上盖着件发霉的粗布被子,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摇着她的胳膊:“掌柜的!你可算醒了!煮粥的火太大,

你晕过去半个时辰了!”“掌柜的?”林秀兰撑着身子坐起,

环顾四周——斑驳的土墙裂着细缝,缺角的木桌上摆着个豁口的陶碗,墙角堆着的柴火旁,

还放着个写着“悦味小馆”的木牌。小姑娘叫春桃,是原主上个月雇的帮工。

林秀兰这才弄清处境:她穿到了永安三年的青阳城,成了个和自己同名的孤女。

原主攒了一辈子钱盘下这家小馆,却因手艺拙劣生意惨淡,前几天下雨摔了一跤染了风寒,

昨天煮粥时晕厥,竟让她占了身子。“掌柜的,米缸只剩小半缸了,

还欠着王记粮铺五十文钱。”春桃的声音带着哭腔,“要是再没生意,

咱们就得把铺子抵出去了。”林秀兰看着空荡的灶房,反而松了口气——做饭,

是她最擅长的事。她让春桃去巷口买两个红薯,自己舀出半碗糙米淘洗干净,

往锅里加了些姜丝,架在灶火上慢慢熬。等春桃抱着红薯回来,

锅里的粥已经飘出淡淡的米香,她把红薯去皮切块丢进去,又撒了把晒干的红枣碎。

“掌柜的,你还会做这个?”春桃瞪大了眼,原主只会煮夹生的白粥。林秀兰没说话,

只把熬得软烂的杂粮粥盛进粗瓷碗,又从咸菜坛里捞了些萝卜干,切小丁拌上香油。

刚把粥碗摆到门口的小桌,就有个扛着锄头的汉子被香味吸引过来:“姑娘,这粥怎么卖?

”“一文钱一碗,配一碟拌萝卜干。”汉子掏了钱,

喝了一口就眼睛一亮:“这粥熬得真地道!比我家老婆子做的还香!”他三两口喝完,

又买了两碗打包,说要给家里的娃带回去。那天傍晚,林秀兰数着手里的十五文钱,

心里踏实得很。这是她来到异世,第一次靠自己的手艺赚到钱,没有抱怨,没有嫌弃,

只有实打实的认可。接下来几日,她又推出了葱油饼和酱肉包——葱油饼要煎得外酥里软,

酱肉包的肉馅要肥瘦相间,用酱油和糖慢炖两个时辰。很快,

“悦味小馆”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连隔壁布庄的老板娘,都天天来买两个包子当早点。

春桃每天收摊后都要把铜钱数三遍,笑得眼睛都眯了:“掌柜的,

咱们现在每天能赚三十多文!再过两个月,就能把欠粮铺的钱还上了!

”林秀兰看着春桃雀跃的样子,嘴角也忍不住上扬。她以为,这样安稳的日子会一直过下去,

直到那个冷面将军的出现。那天中午,小馆里正坐满客人,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林秀兰抬头,就看到一个穿着玄色铠甲的男人走了进来,铠甲上还沾着些尘土,

腰间挂着把佩剑,周身的寒气让喧闹的小馆瞬间安静下来。他身后跟着两个士兵,

手按在刀柄上,眼神锐利地扫过全场。“有什么吃的,都端上来。”男人的声音低沉,

没有一丝温度,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林秀兰定了定神,走上前:“将军,

我们店里有酱肉包、葱油饼,还有刚炖好的冬瓜排骨汤。”男人没说话,

只是走到靠窗的位置坐下,玄色的披风扫过凳子,带起一阵风。

林秀兰赶紧让春桃端上两笼包子、一碟葱油饼和三碗汤。男人拿起一个包子,慢慢咬了一口,

动作优雅,却带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感。吃到一半,他突然皱起眉头,

把包子放在碟子里:“肉馅太咸,面发得不够软。”林秀兰愣了一下,

赶紧拿起一个尝了尝——确实比平时咸了些,大概是早上调馅时走神,盐放多了。

“对不起将军,是我失误了,我再给您重新做一笼。”男人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林秀兰快步回到后厨,重新调馅、发面,这次她格外小心,每一步都仔细拿捏。

新蒸好的包子端上来时,男人尝了一口,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些:“嗯,这次尚可。”正说着,

一个士兵匆匆跑进来,在男人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男人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多少钱?

”“将军,刚才是我失误,这顿我请您。”林秀兰连忙说。男人却没理会,

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放在桌上,转身就走。林秀兰拿起银子一看,足有五两重,

够小馆做好几天生意了。她想追出去还给他,可街上早已没了他的身影。“掌柜的,

那是镇西将军萧策啊!”春桃凑过来小声说,“听说他刚从边关回来,打了三年仗,

把蛮族赶回老家了。可惜他妻子去年染了风寒,没等他回来就走了,只留下个体弱的小公子。

”林秀兰心里一动,难怪他周身带着股冷意,原来是背负着家国与丧妻之痛。从那以后,

萧策成了小馆的常客。他每次来都只点简单的家常饭,偶尔会提一两句意见——“汤太淡,

加点盐”“饼要再煎一会儿”,林秀兰都认真记下来,下次必定改进。有时他会带着公文来,

边吃边看,偶尔抬头,目光落在她忙碌的身影上,会停留片刻,再很快移开。这天,

萧策刚坐下,就听到邻桌的客人在议论边关:“听说蛮族又在边境蠢蠢欲动了,

不知道萧将军会不会再被派去打仗啊?”“要是萧将军走了,咱们青阳城可就没保障了!

”萧策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脸色沉了下来。林秀兰看在眼里,端上粥时轻声说:“将军,

粥里加了些生姜,驱寒的。”萧策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多谢。

”林秀兰没再多说,转身回到后厨。她知道,边关不宁,他这个将军,从来都身不由己。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萧策来小馆时,身边多了个小男孩。孩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

穿着一身蓝色锦袍,脸色苍白得像张纸,瘦弱的身子靠在萧策身边,怯生生地看着周围。

“将军,这是您的公子吧?”林秀兰迎上去。“嗯,他叫萧念安。”萧策的声音柔和了些,

“最近胃口不好,想带他来尝尝你做的饭。”林秀兰蹲下身,笑着对念安说:“念安,

你想吃什么?阿姨给你做甜的好不好?”念安的眼睛亮了亮,小声说:“我想吃桂花糕。

”“好,阿姨这就给你做。”林秀兰赶紧去后厨,拿出珍藏的糯米粉和干桂花。

桂花糕要蒸得软糯,甜而不腻,她特意少放了些糖,又在表面撒了层碎核桃,补身子。

等桂花糕端上来,念安用小勺子小口吃着,嘴角沾了些桂花碎。萧策坐在一旁,看着儿子,

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平时那个冷面将军判若两人。“阿姨,这个糕真好吃。”念安抬起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