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 迷雾寻踪:民国津门探案笔记(林薇薇姜维珏)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迷雾寻踪:民国津门探案笔记林薇薇姜维珏

迷雾寻踪:民国津门探案笔记(林薇薇姜维珏)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迷雾寻踪:民国津门探案笔记林薇薇姜维珏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著

言情小说完结

现代言情《迷雾寻踪:民国津门探案笔记》,主角分别是林薇薇姜维珏,作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民国津城怪事频发,归国富家小姐小可,为追“鬼屋失踪案”缠上神秘探长姜维珏;街头学徒孟津,凭闯祸体质与逆天好运,被姜探长意外收留。三人组成奇特探案小队,从闹鬼洋楼的失踪迷局,到密室珠宝失窃的家族纷争,再到展厅命案、杀妻骗保、遗产争夺与亲子绑架案,每桩案件都藏着人心鬼蜮。 姜探长以超强逻辑拨开迷雾,小可凭专业知识补位,孟津靠鬼点子破局,更有温柔珠宝设计师韩漫漫暖心助攻。探案路上,不仅有诡异真相的冲击,更有两个年轻人的飞速成长,一场关于正义、智慧与成长的民国探案之旅就此展开。

主角:林薇薇,姜维珏   更新:2025-11-06 17:35:5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津城的初夏总裹着层黏腻的潮气,梧桐叶上的露珠坠到青石板路,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时,小可己经攥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条站在“维珏探案工作室”的巷口半小时了。

纸条是昨晚朋友聚会上,林薇薇趁着酒劲塞给她的,字迹潦草却透着兴奋:“津城第一神探,破过连环凶案,就藏在老城厢这巷子里,想查鬼屋失踪案,找他准没错!”

彼时小可刚从剑桥毕业回国,行李箱里还塞着半本没看完的《欧洲民俗异闻录》,满脑子都是朋友口中“月湖巷鬼屋连吞三个年轻人”的离奇传闻,哪还按捺得住,连夜就让司机把车开到了老城厢。

可真站到巷口,她倒有些发愣。

这巷子和她住惯的滨江豪宅区是两个世界——墙皮斑驳的老房子挤在一起,晾衣绳上挂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卖早点的小摊冒着热气,穿拖鞋的大爷端着搪瓷碗蹲在门槛上喝粥,唯独“维珏探案工作室”的门脸透着股格格不入的精致。

那是间临街的一楼商铺,深色实木门配着黄铜门环,门楣上挂着块黑底银字的匾额,字体遒劲利落,不像探案社,倒像家讲究的古董店。

小可理了理身上的米白色真丝衬衫,又把微卷的长发别到耳后,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刚要抬手叩门,门却先从里面开了。

一个穿藏青色西装的男人走出来,身形挺拔,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块低调的百达翡丽腕表。

他手里拿着个牛皮笔记本,指尖夹着支钢笔,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只是眉宇间凝着层淡淡的疏离,像是刚被打断了重要的工作。

“请问,你是姜维珏探长吗?”

小可眼睛一亮,立刻迎上去。

她在国外参加学术论坛时见多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可眼前这人身上的气场格外不同——既有学者的沉稳,又有常年查案练出的锐利,像把藏在绒鞘里的刀,不张扬却让人不敢小觑。

姜维珏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她的穿着,又落到她手里攥着的纸条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下:“我是。

你有什么事?”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点烟草的淡味,语速不快,却透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

“我叫小可,刚从牛津毕业回来,”小可立刻报上名字,生怕他转身就走,“我听说月湖巷的鬼屋案是你在跟进?

我有线索想给你提供——我认识鬼屋现在的房东,还能联系到前两个失踪者的同学,这些人脉别人肯定拿不到!”

她刻意加重了“人脉”两个字,在国外做民俗调研时,她早就摸清了“信息交换”的规则,知道像姜维珏这样的人,最缺的就是独家线索。

可姜维珏只是淡淡“哦”了一声,合上手里的笔记本:“线索可以留下,我会让助理处理。”

“不是留下线索这么简单!”

小可急忙上前一步,挡住他的去路,“我想当你的助手,跟着你一起查案!

我在国外学过犯罪心理学和民俗学,还考了法医助理资格证,肯定能帮上忙的!”

她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个证件夹,里面塞着各种证书的复印件,像献宝似的递到他面前。

姜维珏却没接,只是看着她,眼神里多了点耐人寻味的笑意:“小可小姐,探案不是学术研究,也不是过家家。

月湖巷的案子涉及失踪人口,可能有危险,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必要掺和进来。”

“我不是学生了,我己经成年了!”

小可有点不服气,她在牛津做课题时,跟着教授去过大英博物馆的地下仓库,见过百年前的干尸,还在模拟犯罪现场里还原过凶案过程,“危险我不怕,我就是对这些神秘的案子感兴趣,而且我真的能帮上忙——你知道鬼屋原主人的背景吗?

他是民国时期的盐商,叫沈万山,传闻他当年把一批黄金藏在了鬼屋里,这可能和现在的失踪案有关!”

这话倒是让姜维珏顿了顿。

月湖巷鬼屋的原主人资料,他的助理查了三天只查到“民国商人”,没具体到名字和身份,眼前这小姑娘随口就能说出“沈万山”和“黄金”,倒真有点门道。

可他还是摇了摇头:“就算你知道这些,也不能当助手。

我的工作室有规矩,不招没有实战经验的新人,尤其是涉及人身安全的案子,我不能拿别人的安全冒险。”

他说着就要绕开她往前走,显然是不想再纠缠。

小可哪肯放他走,立刻跟上去,像只黏人的小猫:“实战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啊!

我可以从打杂开始,整理资料、查文献、跑外勤都行,不要工资也可以!

而且我刚才说的人脉是真的——鬼屋房东是我妈的远房表哥,我昨天己经给他打了电话,他说可以带我进去看,别人根本进不去的!”

她一边说一边跟着姜维珏往巷口走,引得卖早点的大爷频频侧目。

姜维珏无奈地停下脚步,转头看着她:“小可小姐,我再说最后一遍,不行。

探案不是旅游,不是你凭着兴趣就能做的事。

如果你真对案子感兴趣,可以关注后续的警方通报,没必要非要加入。”

“可警方通报哪有跟着你查案有意思啊!”

小可撇撇嘴,她从小就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越是有挑战的事越想尝试,“姜探长,你就给我个机会呗!

我保证不添乱,要是做错了什么,你随时可以让我走!”

姜维珏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那里面满是期待和倔强,倒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他刚脱离家族,执意要开探案工作室,家里人也是这样劝他“太危险太任性”,可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但他还是没松口,只是从口袋里掏出张名片递给她:“这是我工作室的电话,如果你真有重要线索,可以打这个电话。

至于当助手的事,不要再提了。”

说完,他转身就上了停在巷口的黑色轿车,车窗缓缓升起,隔绝了小可还想说的话。

小可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张烫金名片,看着轿车绝尘而去,有点泄气,却又不甘心。

她低头看了看名片上的“姜维珏”三个字,又抬头望了望“维珏探案工作室”的门脸,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你不让我当助手,我就天天来蹲守,总有一天能让你改变主意!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小可就拎着个保温桶出现在了工作室门口。

她特意让家里的厨师做了三明治和热咖啡,想趁着姜维珏上班时送过去,刷点好感度。

可等了快一个小时,才看到工作室的门开了,出来的却不是姜维珏,而是个穿灰色西装的年轻男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手里抱着一堆文件。

“请问,姜探长在吗?”

小可连忙上前问。

“你是找姜探长?”

男人推了推眼镜,打量了她一眼,“我是他的助理,叫陈默。

姜探长今天一早就去月湖巷查案了,你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

“我是来送早餐的,”小可把保温桶递过去,“麻烦你转交给他吧,就说是小可送的。

对了,他去月湖巷哪个位置了?

我能不能过去找他?”

陈默接过保温桶,有点为难地说:“姜探长交代过,不让你去找他。

而且月湖巷那边现在被警方封锁了,你也进不去。”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昨天你说的鬼屋原主人沈万山的事,姜探长让我查了,确实有这个人,而且他当年确实有一批黄金下落不明,谢谢你提供的线索。”

“真的有用吗?”

小可眼睛一亮,“那他有没有说我可以当助手啊?”

陈默摇了摇头:“姜探长没提这事,只是让我跟你说,谢谢你的线索,如果有需要,会再联系你。”

小可有点失望,但还是不死心:“那我能在这等他回来吗?

我还有点关于沈万山的资料想给他看。”

陈默看她态度坚决,也不好拒绝,只好说:“那你在门口等吧,别进去打扰其他人工作就行。”

于是小可就站在工作室门口,手里捧着本关于民国盐商的书,一边看一边等。

太阳渐渐升高,巷子里的人多了起来,卖水果的小贩推着车经过,问她要不要买西瓜,她摇摇头;收废品的大爷扛着麻袋走过,问她有没有旧报纸,她也摇摇头。

她就像个站岗的哨兵,一动不动地守在门口,偶尔抬头看看工作室的门,生怕错过姜维珏回来的身影。

一首等到中午,太阳晒得她额头冒了汗,才看到黑色轿车缓缓开回巷口。

姜维珏从车上下来,脸上带着点疲惫,袖口沾了点灰尘,显然是在外面跑了一上午。

“姜探长!”

小可立刻迎上去,把手里的书递给他,“你看,这是我找的《津城民国盐商档案》,里面有沈万山的详细记载,他当年不仅做盐生意,还倒卖过文物,说不定鬼屋里藏的不是黄金,是文物!”

姜维珏看着她晒得通红的脸颊,又看了看她手里被攥得发皱的书,眼神里多了点复杂的情绪。

他接过书翻了两页,里面确实有沈万山的生平,还有几张老照片,标注着“沈万山故居(现月湖巷17号)”,这是他之前没查到的资料。

“你在这里等了多久?”

他问,声音比早上柔和了些。

“也就一上午吧,”小可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想着你回来就能看到资料,就没走。

对了,你早上吃早餐了吗?

我给你带了三明治和咖啡,不知道还热不热。”

姜维珏看了眼陈默手里的保温桶,又看了看眼前这姑娘亮晶晶的眼睛,沉默了几秒,说:“进来吧,把资料给我详细说说。”

小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让自己进工作室,立刻欢呼一声,跟着他走进了那扇深色的木门。

工作室里面比外面看起来大,分成了办公区和会客区,办公区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人在忙碌,会客区摆着复古的沙发和茶几,墙上挂着几幅老津城的地图。

姜维珏让她坐在沙发上,又让陈默倒了杯冰水过来,才开口说:“你说的沈万山,书里记载他是1948年失踪的,失踪前把家里的财产都变卖了,只留下了月湖巷的那栋房子。

你觉得他的失踪和现在的鬼屋案有关?”

“很有可能!”

小可喝了口冰水,立刻来了精神,“我查过沈万山的后人,他有个儿子叫沈明远,1950年去了台湾,去年刚去世,死前还在找父亲留下的‘宝贝’。

说不定现在的失踪者,就是冲着这个‘宝贝’去的,而制造‘闹鬼’传闻的人,就是想独占宝贝!”

姜维珏点点头,又问:“你说你能联系到鬼屋房东,他有没有说过房子里有什么异常?

比如奇怪的声音、黑影之类的。”

“他说前两个月总听到房子里有敲击声,以为是老鼠,后来失踪案发生后,他就不敢去了,”小可说,“我跟他约了明天上午去看房,如果你想去,我可以让他一起带上你。”

姜维珏看着她,沉默了几秒,说:“明天我会去,但不是让你当助手,只是让你带我去见房东。

看完房后,你就回去,后续的调查由我和团队负责。”

“啊?”

小可有点失望,但转念一想,能让他一起去看房,己经是进步了,连忙点头,“好!

明天我早上八点来接你,我开车来!”

“不用,我自己有车,”姜维珏说,“明天八点在巷口集合就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把你的联系方式留给陈默,要是有需要,我会联系你。”

小可立刻把手机号报给陈默,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她知道,虽然姜维珏还没同意让她当助手,但至少己经开始接受她的帮助了,只要再努力一点,肯定能让他改变主意。

离开工作室时,太阳己经偏西,巷子里的光线柔和了许多。

小可回头望了望那扇深色的木门,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掏出手机,给朋友林薇薇发了条消息:“第一步成功!

明天要和姜探长一起去鬼屋了,等我的好消息!”

而工作室里,姜维珏看着手里的《津城民国盐商档案》,又看了眼陈默递过来的小可的联系方式,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个一时兴起的富家小姐,没想到她不仅有线索,还这么有韧劲,倒让他有点好奇,这个小姑娘接下来还能带来什么惊喜。

陈默在一旁看着他的表情,忍不住问:“姜探长,你是不是打算让她加入啊?”

姜维珏合上书本,摇了摇头:“再看看吧。

先让她跟着去见房东,看看她到底有多少本事。”

他心里清楚,探案需要的不仅是热情和线索,更需要冷静和应变能力,他倒要看看,这个看似娇生惯养的小姑娘,能不能扛住接下来的挑战。

而此时的小可,还不知道姜维珏的心思,她正坐在车里,翻着手机里的鬼屋资料,兴奋地规划着明天的行程。

她知道,明天去鬼屋,将是她成为姜维珏助手的第一步,她必须好好表现,不能让他失望。

夜色渐浓,津城的灯光次第亮起,月湖巷的鬼屋在黑暗中静静矗立,像个沉睡的怪兽,等待着第二天的探访者。

而小可的探案梦,也在这个夜晚,悄悄埋下了种子,等待着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