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博雅推书!手机版

博雅推书 > > 重生甄嬛传之我是倒霉福子福子颂芝完结版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重生甄嬛传之我是倒霉福子(福子颂芝)

重生甄嬛传之我是倒霉福子福子颂芝完结版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重生甄嬛传之我是倒霉福子(福子颂芝)

K舞s托洛夫斯基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其他小说《重生甄嬛传之我是倒霉福子》是作者“K舞s托洛夫斯基”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福子颂芝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从翊坤宫粗使宫女到华妃近侍,从后宫隐形情报操盘手到扳倒皇后的关键推手,福子打破“宫女”身份桎梏,被皇帝破例封为“福安郡主”。但权力巅峰之际,她却看清紫禁城的本质——再高的权位亦是牢笼。最终,她携心腹功成身退,回到苏州老家开办书院,将前世的历史智慧与今生的宫斗经验,化作庇佑底层学子的微光,完成从“棋子”到“掌舵者”的涅槃,真正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主角:福子,颂芝   更新:2025-11-08 18:47:0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晨光透过翊坤宫前院的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福子端着铜盆,小心翼翼地跟在颂芝身后,脚步轻得像一片落在雪地上的羽毛。

从前院宫女房到华妃的寝殿,不过短短三十步路,她却走得浑身紧绷——这是她调去前院伺候的第五天,也是她第一次独立负责给华妃晨起梳妆。

“手别抖,”颂芝回头瞪了她一眼,声音压得极低,“主子的玉梳要是掉在地上,仔细你的皮!”

福子连忙稳住手腕,铜盆里的温水晃了晃,却没溅出半滴。

她低着头,声音细若蚊呐:“奴婢记住了,颂芝姐姐。”

指尖的触感有些发凉,不是因为水寒,而是因为紧张。

前世她从未踏足过前院的寝殿,如今每一次靠近华妃,都像是在触碰一场随时可能引爆的雷。

她知道华妃最在意仪容,晨起梳妆时容不得半点差错,更知道颂芝始终盯着她的错处,只要她稍有疏忽,就会被当成“皇后眼线”的铁证。

推开寝殿的门,暖意裹挟着淡淡的熏香扑面而来。

华妃还斜倚在榻上,青丝散落在锦被上,衬得那张明艳的脸多了几分慵懒。

见她们进来,华妃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福子端着的铜盆,淡淡开口:“今日用玫瑰露掺水。”

“是。”

福子连忙应下,从一旁的妆奁里取出小瓶玫瑰露,小心翼翼地倒进铜盆。

她记得前世华妃夏日喜用茉莉露,冬日偏爱玫瑰露,这细微的习惯,是她从前院宫女的闲谈里拼凑出来的,如今竟成了讨巧的关键。

颂芝拿起玉梳,刚要上前,华妃却摆了摆手:“让她来。”

颂芝的手顿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又恢复了惯有的刻薄:“主子,这丫头刚学规矩,毛手毛脚的,别弄疼了您。”

“无妨,”华妃靠在软枕上,闭上了眼,“让她试试。”

福子的心脏骤然缩紧,指尖微微颤抖。

她知道,这是华妃的试探,也是她的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玉梳,轻轻梳理着华妃的青丝。

华妃的头发又长又密,她刻意放慢动作,避开打结的地方,梳齿划过发丝时,力道轻得像春风拂过柳枝。

殿内静得只剩下玉梳划过发丝的轻响,颂芝站在一旁,目光像淬了毒的针,死死地扎在她背上。

福子假装没察觉,一边梳理,一边在心里默数着时间——她记得华妃梳妆时不喜人多言,却偏爱听些宫外的新鲜事,这是她从凌云峰那里打探来的消息。

“昨日听御膳房的小太监说,苏州织造府新贡了一批缂丝帕子,上面绣着寒江独钓图,倒是别致。”

福子状似无意地开口,声音轻柔,刚好能让华妃听清。

她故意提起苏州织造府,既是因为自己的出身,也是因为华妃的兄长年羹尧与织造府素有往来,提起这个,总能让华妃多几分兴致。

果然,华妃睁开眼,看向镜中的她:“你是苏州人?”

“回娘娘,奴婢是苏州织造府旁支的女儿。”

福子低下头,语气谦卑,“从前在家时,也曾见过母亲用缂丝帕子,只是远不如宫里的精致。”

“哦?”

华妃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那你倒说说,宫外的缂丝,与宫里的有何不同?”

福子心里一喜,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她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宫外的缂丝,多绣些花鸟鱼虫,带着几分市井气;宫里的却不同,无论是纹样还是配色,都透着皇家的气派,尤其是那‘通经断纬’的技法,更是精妙绝伦。”

这些话,是她特意查的,如今竟成了与华妃对话的筹码。

华妃听得兴起,连颂芝都忘了计较,只是静静听着。

福子一边梳理头发,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苏州的风土人情,从拙政园的荷花说到山塘街的小吃,语气里,带着几分怀念,却又不过分渲染,恰到好处地勾起了华妃的兴趣。

等到梳妆完毕,华妃看着镜中的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倒是个伶俐的。”

“谢娘娘夸奖,奴婢只是随口说说。”

福子连忙放下玉梳,屈膝行礼。

颂芝的脸色却更加难看,狠狠瞪了她一眼,转身往外走:“主子,该用早膳了,奴婢去看看小厨房准备得怎么样了。”

福子看着颂芝的背影,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却也明白,颂芝绝不会善罢甘休。

早膳时,华妃果然把福子留在了身边伺候。

小厨房端上来的早膳精致可口,有燕窝粥、水晶饺,还有华妃最爱的蟹粉小笼包。

福子站在一旁,给华妃布菜时,特意把蟹粉小笼包放在了她面前:“娘娘,这蟹粉小笼包是刚出锅的,您尝尝。”

华妃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小笼包,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往日的更鲜些。”

“是小厨房的师傅特意加了些鲜虾末,”福子笑着说,“奴婢听小凌子说,您喜欢鲜口的,就跟师傅提了一句。”

故意提起他,既是为了让华妃知道她的细心,也是为了拉近与小凌子的关系,让华妃对他们放下戒心。

华妃挑了挑眉,没再多说,只是继续吃着早膳。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娘娘,颂芝姐姐在小厨房跟人吵起来了!”

福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颂芝肯定是因为早上的事,故意找借口发难。

华妃放下筷子,脸色沉了下来:“怎么回事?”

“回娘娘,”小太监喘着气,“颂芝姐姐说小厨房的师傅做的点心不合您的口味,要责罚师傅,小凌子上前阻拦,颂芝姐姐就跟他吵起来了。”

福子心里一紧,这是为了帮她,才得罪了颂芝。

她连忙上前一步:“娘娘,都是奴婢的错,是奴婢跟师傅提的建议,要是点心不合口味,您责罚奴婢吧,别为难他们了。”

华妃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你倒是护着他们。”

“奴婢只是不想因为自己的过错,连累别人。”

福子低下头,语气诚恳。

华妃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摆驾小厨房。”

来到小厨房时,颂芝正叉着腰,对着小凌子和一个厨师模样的人呵斥着:“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糊弄主子!

这点心做得这么难吃,要是主子怪罪下来,有你们好果子吃!”

小凌子涨红了脸,却依旧梗着脖子:“颂芝姐姐,这点心是按照福子姑娘的建议做的,主子刚才还夸好吃呢,你不能冤枉我们!”

“你还敢顶嘴!”

颂芝说着,就要抬手打凌云峰。

“住手!”

华妃的声音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颂芝的手顿在半空,看到华妃,连忙收敛了神色,跪倒在地:“主子。”

众人也连忙跪倒在地:“参见娘娘。”

华妃走到灶台前,拿起一个蟹粉小笼包,咬了一口,看向颂芝:“这点心味道不错,你为何要责罚他们?”

颂芝的脸色一白,连忙解释:“主子,奴婢只是觉得这点心的味道有些奇怪,担心不合您的口味……是吗?”

华妃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我看你不是担心点心不合我的口味,是担心有人抢了你的风头吧?”

颂芝的身子一颤,连忙磕头:“主子,奴婢没有,奴婢对您是忠心耿耿的!”

“忠心耿耿?”

华妃冷笑一声,“我看你是把心思都放在了争风吃醋上!

从今天起,你就去后院帮着劈柴吧,前院的事,暂时不用你管了。”

“主子!”

颂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哭得梨花带雨,“求您再给奴婢一次机会,奴婢再也不敢了!”

“不必了,”华妃摆了摆手,语气坚决,“福子,从今天起,前院的伺候就交给你了。”

福子愣了一下,随即连忙跪倒在地:“奴婢遵旨,谢娘娘恩典!”

她知道,自己这是彻底取代了颂芝的位置,成了华妃身边最得力的近侍。

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颂芝被两个小太监拉下去时,狠狠地瞪了福子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怨恨。

福子知道,颂芝绝不会就此罢休,以后肯定还会找机会报复她,可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只要自己牢牢抓住华妃的信任,就没人能伤害到她。

处理完颂芝的事,华妃又安抚了小凌子和厨师几句,才带着福子回到前院。

回到寝殿,华妃斜倚在榻上,看着福子:“你可知我为何把前院的事交给你?”

“回娘娘,”福子低下头,“奴婢不知,还请娘娘明示。”

“因为你比颂芝聪明,也比她懂得分寸。”

华妃的声音顿了顿,“颂芝跟着我多年,忠心是忠心,可太看重眼前的得失,格局太小。

而你,虽然出身低微,却有见识,也懂得藏拙,是个可塑之才。”

福子的心里一暖,连忙磕头:“奴婢多谢娘娘赏识,奴婢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娘娘,绝不让娘娘失望。”

“嗯,”华妃点点头,“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有些话我也就首说了。

皇后把你送来,是什么心思,我清楚得很。

但我相信你不是她的眼线,因为你要是想害我,根本不会这么尽心尽力地伺候我。”

福子的心里一松,原来华妃早就看穿了皇后的算计,也看穿了她的心思。

她连忙说:“娘娘明察秋毫,奴婢对娘娘是真心的,绝没有二心。”

“我相信你,”华妃笑了笑,“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在这翊坤宫,有我在,没人能欺负你。”

“谢娘娘。”

福子的眼眶有些湿润,她知道,自己终于在这冰冷的后宫里,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福子彻底接管了前院的伺候工作。

她做得很出色,无论是华妃的饮食起居,还是宫苑里的杂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她记得华妃的每一个习惯,知道她什么时候喜欢喝什么茶,什么时候喜欢听什么曲子,甚至知道她心情不好时,喜欢去庭院里赏梅。

华妃对她也越来越信任,不仅让她掌管了翊坤宫的部分账目,还允许她参与一些宫苑里的决策。

福子知道,自己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天,福子正在给华妃整理妆奁,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她皱了皱眉,走出寝殿,看到一个小太监正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福子姐姐,不好了,皇后娘娘派人来了,说要见主子!”

福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皇后这是又要开始算计了。

她连忙说:“知道了,你先去通报主子,我这就过去。”

来到前院的正殿,福子看到一个穿着华丽宫装的嬷嬷正坐在椅子上,见她进来,抬起头打量着她:“你就是福子?”

“回嬷嬷,奴婢正是。”

福子恭恭敬敬地屈膝行礼。

“听说你现在是华妃娘娘身边最得宠的宫女?”

嬷嬷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审视,“倒是个有福气的。”

“嬷嬷过奖了,奴婢只是运气好,能得到娘娘的赏识。”

福子低下头,语气谦卑。

就在这时,华妃的声音传来:“皇后娘娘派你来,有什么事?”

嬷嬷连忙站起身,对着华妃行礼:“回华妃娘娘,皇后娘娘听说您近日气色不好,特意让奴婢送些补品过来,希望您能保重身体。”

说着,嬷嬷身后的小太监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打开食盒,里面放着几瓶燕窝、人参等补品。

华妃的目光落在食盒上,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皇后娘娘倒是有心了,只是本宫身体好好的,不需要这些补品,你拿回去吧。”

“娘娘,这可是皇后娘娘的一片心意,您要是不收下,奴婢回去也不好交差啊。”

嬷嬷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为难。

福子知道,皇后这是故意送补品,想试探华妃的态度,要是华妃收下了,就是给了皇后面子,要是不收下,就会被皇后抓住把柄,说华妃不把她放在眼里。

她连忙上前一步,对着华妃说:“娘娘,皇后娘娘也是一片好意,您就收下吧。

要是您用不上,也可以赏给宫里的其他姐妹,这样既不辜负皇后娘娘的心意,也能让姐妹们感激您的恩典。”

华妃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既然是皇后娘娘的心意,那本宫就收下了。

颂芝,把东西拿下去吧。”

站在一旁,刚刚调回来的颂芝连忙上前,接过食盒,退了下去。

嬷嬷见华妃收下了补品,脸上露出了笑容:“娘娘英明,那奴婢就先回去复命了。”

“嗯,”华妃摆了摆手,“福子,送送嬷嬷。”

“是。”

福子应下,陪着嬷嬷走出了正殿。

走到宫门口,嬷嬷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压低声音对福子说:“福子姑娘,皇后娘娘很看重你,你在华妃娘娘身边,可要多留心,要是有什么消息,记得派人告诉皇后娘娘。”

福子的心里一紧,果然,皇后还是想让她做眼线。

她表面上不动声色,语气却带着几分犹豫:“嬷嬷,奴婢只是个小宫女,哪敢打听主子的事啊,要是被娘娘发现了,奴婢就死定了。”

“你别怕,”嬷嬷拍了拍她的肩膀,“有皇后娘娘在,没人能伤害你。

只要你忠心为皇后娘娘办事,将来肯定能有好日子过。”

“奴婢……奴婢知道了。”

福子装作害怕的样子,点了点头。

送走嬷嬷,福子回到正殿,看到华妃正坐在榻上,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

“娘娘,嬷嬷己经走了。”

福子走上前,轻声说。

华妃转过头,看向她:“她跟你说什么了?”

福子知道,华妃肯定早就猜到了,她没有隐瞒,把嬷嬷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华妃。

华妃听完,冷笑一声:“皇后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想让你做她的眼线,可惜她看错人了。”

“娘娘,”福子跪倒在地,“奴婢对您是真心的,绝不会背叛您。”

“我知道,”华妃扶起她,“你要是想背叛我,刚才就不会帮我说话了。

以后皇后再派人来,你就敷衍着,不用理会她。

有我在,没人能强迫你做任何事。”

“谢娘娘。”

福子的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福子在翊坤宫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她不仅得到了华妃的信任,还赢得了宫里其他宫女太监的尊重。

小凌子成了她的心腹,经常帮她打探消息;晚翠也被调到了前院,帮她打理杂事;就连之前处处刁难她的颂芝,也不敢再对她怎么样了。

可福子并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皇后绝不会就此罢休,肯定还会想出其他办法来算计华妃。

而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这场风暴中保全自己和华妃。

这天晚上,福子正在给华妃铺床,突然听到华妃叹了口气:“哥哥近日在西北打了胜仗,皇上虽然高兴,却也对他多了几分猜忌。

我真担心,他会出事。”

福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年羹尧的命运,首接关系到华妃的命运,也关系到她的命运。

前世年羹尧就是因为功高震主,被皇帝削官夺爵,最后赐死,而华妃也因此失宠,被打入冷宫,最后自尽身亡。

她必须想办法提醒华妃,让年羹尧收敛锋芒,才能保住年家和华妃。

“娘娘,”福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奴婢听说,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年将军虽然打了胜仗,却也应该懂得收敛锋芒,多向皇上表忠心,这样才能让皇上放心。”

华妃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你一个小宫女,怎么懂得这些?”

“奴婢是听父亲说的,”福子低下头,指尖轻轻攥着锦被的一角,语气带着几分怯懦,又藏着几分笃定,“父亲以前在织造府当差,常听往来的官员闲聊,说前朝有位将军,也是屡立奇功,最后却因不懂藏拙,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奴婢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该妄议朝堂事,可一想到年将军是娘娘的兄长,就忍不住替娘娘担心。”

她故意提起父亲,用“底层杂役的见闻”做幌子,让这番话听起来更真实——一个出身织造府旁支的小宫女,从父亲口中听到些官场旧事,再顺着这份“担心”说出来,合情合理,绝不会引起华妃的怀疑。

华妃沉默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榻边的玉如意,眸色沉沉。

福子知道,华妃并非真的骄纵到毫无城府,她只是被皇帝的宠爱和年家的权势蒙蔽了双眼。

如今这番话,就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那层虚幻的泡沫。

“你说得有道理,”许久,华妃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只是哥哥性子刚愎,怕是听不进劝。”

“娘娘可以试着给年将军写封信,”福子连忙说道,语气依旧谦卑,“就说您近日总梦到家中长辈,担心年家的安危,劝他多向皇上请辞些兵权,在家中颐养天年。

虽然年将军未必会听,可至少能让皇上知道,您和年将军都懂得分寸,这样皇上也能放心些。”

华妃抬起头,深深地看了福子一眼,目光里带着几分惊讶,也藏着几分赞许:“没想到你一个小宫女,竟有这般心思。”

“奴婢只是瞎琢磨,”福子连忙低下头,“要是说得不对,还请娘娘责罚。”

“你说得很好,”华妃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就按你说的办,明日我就给他写信。”

福子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她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年羹尧的命运,却能为华妃和年家争取一些时间,也能让皇帝对年家的猜忌减轻几分,这对她在翊坤宫的立足,至关重要。

第二天清晨,华妃果然按照福子的建议,给年羹尧写了一封信,让小凌子悄悄送去了年府。

回来后,悄悄告诉福子:“年将军看完信后,虽然有些不高兴,可还是答应会考虑娘娘的建议。”

福子听了,心里暗暗高兴。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日子一天天过去,福子在翊坤宫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她不仅把华妃的饮食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给华妃出些主意,帮她化解了不少危机。

皇后几次派人来试探,都被福子巧妙地挡了回去,华妃对她也越来越信任,几乎把翊坤宫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她打理。

这天,福子正在给华妃整理账本,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她皱了皱眉,走出寝殿,看到一个小太监正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福子姐姐,不好了,菀嫔娘娘宫里的人来咱们这儿闹事了!”

福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怎么忘了,甄嬛现在正是圣眷正浓的时候,而华妃与甄嬛素来不和,如今甄嬛宫里的人来闹事,肯定是来者不善。

“怎么回事?”

福子连忙问道。

“回姐姐,”小太监喘着气,“菀嫔娘娘宫里的槿汐姑姑说,咱们宫的小太监在御花园里冲撞了菀嫔娘娘,还把娘娘的帕子给弄丢了,要咱们把人交出来!”

福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她知道,这肯定是甄嬛故意找的借口,目的就是为了给华妃难堪。

如今甄嬛正得宠,要是处理不好这件事,不仅华妃会被皇帝责罚,就连她也会受到牵连。

“你先去稳住槿汐姑姑,就说我马上过去。”

福子对小太监说,然后转身回到寝殿,向华妃禀报了情况。

华妃听完,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她这是故意找茬!”

“娘娘息怒,”福子连忙说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咱们得想办法化解这件事。

要是真的闹到皇上那里,对咱们不利。”

华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有什么主意?”

“奴婢觉得,咱们可以先把那个冲撞菀嫔娘娘的小太监交出去,”福子缓缓说道,“然后再派人给菀嫔娘娘送些礼物,就说这是咱们的一点心意,希望她能大人有大量,不要跟一个小太监计较。

这样既给了菀嫔娘娘面子,也能化解这场危机。”

华妃想了想,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你去处理吧,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妥当。”

“是,娘娘。”

福子应下,转身走出了寝殿。

来到前院,福子看到槿汐正站在院子里,脸色严肃地看着周围的宫女太监。

见福子进来,槿汐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福子姑娘,你可算来了。

你们宫的小太监冲撞了我们娘娘,还弄丢了娘娘的帕子,这件事,你们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槿汐姑姑息怒,”福子走上前,恭恭敬敬地屈膝行礼,“这件事是我们的不对,我们己经把那个小太监找出来了,现在就交给姑姑处置。

另外,我们主子也知道这件事给菀嫔娘娘添了麻烦,特意让奴婢准备了些礼物,希望能弥补娘娘的损失。”

说着,福子挥了挥手,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里面放着些名贵的珠宝和绸缎。

槿汐看了一眼食盒里的礼物,又看了看被押过来的小太监,脸色缓和了些:“既然福子姑娘这么有诚意,那我就代我们娘娘收下了。

这个小太监,我们就带走了,会好好教训他的。”

“多谢槿汐姑姑宽宏大量,”福子笑了笑,“要是菀嫔娘娘还有什么不满,随时可以派人来告诉我们,我们一定尽力弥补。”

槿汐点了点头,带着小太监和礼物离开了翊坤宫。

看着槿汐的背影,福子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件事虽然暂时化解了,可甄嬛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以后肯定还会找机会为难华妃。

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回到寝殿,华妃见她回来了,连忙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回娘娘,己经办好了,”福子笑着说,“槿汐姑姑己经带着小太监和礼物离开了,应该不会再追究了。”

华妃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做得很好。

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就按你今天的办法处理,一定要给足她们面子,不要跟她们硬碰硬。”

“是,奴婢记住了。”

福子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福子更加用心地打理着翊坤宫的事务。

她知道,甄嬛的势力越来越大,皇后也在暗中虎视眈眈,华妃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她必须想办法帮华妃巩固地位,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这天,福子正在给华妃准备晚膳,突然听到小凌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福子姐姐,不好了,年将军被皇上削官夺爵了!”

福子手里的汤勺一下子掉在了地上,发出“哐当”一声响。

她知道,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年羹尧被削官夺爵,意味着华妃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接下来,华妃肯定会被皇帝冷落,甚至可能被打入冷宫。

“你说什么?”

福子连忙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回姐姐,”他喘着气,“刚才我在御膳房听小太监说,年将军因为功高震主,被皇上削去了所有官职,还被押回了京城,听候发落。”

福子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知道,华妃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会受不了的。

“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娘娘,”福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先去看看情况,你在这里守着,别让任何人在娘娘面前提起这件事。”

“是,姐姐。”

他应下。

福子快步走出寝殿,来到前院的回廊。

她看到几个宫女太监正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年羹尧被削官夺爵的事,脸上都带着几分惊慌。

“都别议论了!”

福子走上前,语气严肃,“这件事还没确定,不许你们在这里乱传,要是被娘娘听到了,有你们好果子吃!”

宫女太监们见她脸色不好,连忙闭上了嘴,各自散开了。

福子站在回廊上,望着远处的宫殿,心里一片混乱。

她知道,年羹尧被削官夺爵,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皇帝肯定会对年家动手,而华妃,也会受到牵连。

她必须想办法保住华妃,也保住自己。

就在这时,华妃的声音从寝殿传来:“福子,你在外面干什么?

进来伺候我歇息。”

福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自己再也瞒不下去了。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走进了寝殿。

华妃正斜倚在榻上,见她进来,抬起头,目光里带着几分疑惑:“你怎么了?

脸色这么难看?”

福子走到榻边,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娘娘,奴婢有件事要告诉您,您一定要冷静。”

华妃的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什么事?

你说。”

“年将军……年将军被皇上削官夺爵了,还被押回了京城,听候发落。”

福子艰难地说出了这句话。

华妃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她猛地坐起身,抓住福子的手:“你说什么?

这不是真的,对不对?

哥哥刚打了胜仗,皇上怎么会削他的官?”

“是真的,”福子的眼眶也红了,“奴婢也是刚刚才知道的消息,还没来得及确认,可御膳房的小太监都这么说,应该不会有错。”

华妃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她呆呆地坐在榻上,眼神空洞,嘴里喃喃地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福子看着华妃的样子,心里很心疼。

她知道,华妃一首依赖着年家的势力,也依赖着皇帝的宠爱,如今年家倒了,她的天也塌了。

“娘娘,您别太伤心了,”福子连忙安慰道,“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年将军只是被削了官,还没有被定罪,咱们还有机会。”

华妃抬起头,看着福子,眼神里带着几分绝望:“还有什么机会?

年家倒了,皇上肯定不会再宠我了,我很快就会被打入冷宫,就像那些失宠的妃子一样。”

“不会的,娘娘,”福子摇了摇头,“您还有奴婢,还有翊坤宫的这些人,我们都会陪着您的。

而且,皇上对您还是有感情的,只要您好好表现,皇上肯定会回心转意的。”

华妃沉默了,她知道福子是在安慰她,可她也知道,年家倒了,她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你先下去吧,”华妃挥了挥手,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是,娘娘。”

福子应下,缓缓站起身,走出了寝殿。

来到外面,福子看到小凌子和晚翠正站在回廊上,焦急地等着她。

见她出来,两人连忙上前:“福子姐姐,娘娘怎么样了?”

“娘娘很伤心,”福子叹了口气,“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娘娘,别让她出什么事。

另外,你们要密切关注宫里的动向,有任何消息,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是,姐姐。”

他们连忙应下。

接下来的几天,华妃一首把自己关在寝殿里,不吃不喝,也不说话。

福子很担心她的身体,每天都亲自给她端饭送水,耐心地劝说她。

可华妃就像没听到一样,依旧呆呆地坐在榻上。

福子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必须想办法让华妃振作起来。

她想起华妃以前最喜欢听戏,于是便让人去请了宫里的戏班子,来翊坤宫唱戏。

戏班子在庭院里搭起了戏台,锣鼓声一响,华妃终于从寝殿里走了出来。

她站在廊下,看着戏台上的表演,眼神里终于有了一丝神采。

福子看到华妃出来,心里很高兴,连忙走上前:“娘娘,您要是喜欢,以后奴婢经常请戏班子来给您唱戏。”

华妃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戏台。

戏台上唱的是《霸王别姬》,虞姬自刎的那一幕,让华妃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福子知道,华妃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就像虞姬一样,失去了依靠,只能走向灭亡。

她心里很着急,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华妃。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福子姐姐,皇上派人来了,说要见娘娘!”

福子和华妃都愣了一下,华妃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也藏着几分期待。

“快,扶我进去梳洗一下。”

华妃连忙说道。

福子连忙扶着华妃走进寝殿,帮她梳洗打扮。

华妃换上了一件最爱的大红色宫装,又化了精致的妆容,看起来又恢复了往日的明艳。

来到正殿,福子看到一个穿着黄色宫装的太监正坐在椅子上,他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苏培盛。

“参见苏公公。”

华妃和福子连忙屈膝行礼。

“华妃娘娘不必多礼,”苏培盛站起身,脸上带着笑容,“皇上听说娘娘近日心情不好,特意让奴才来看看您,还让奴才给您带了些补品。”

说着,苏培盛身后的小太监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里面放着些名贵的燕窝和人参。

华妃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她连忙说道:“多谢皇上关心,劳烦苏公公跑一趟。”

“娘娘客气了,”苏培盛笑了笑,“皇上还说,让娘娘好好保重身体,别太伤心了,有些事,他也是身不由己。”

华妃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可眼神里的绝望却少了几分。

苏培盛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起身离开了。

送走苏培盛,华妃看着食盒里的补品,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皇上还是关心我的。”

“是啊,娘娘,”福子连忙说道,“皇上对您还是有感情的,只要您好好保重身体,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得到皇上的宠爱。”

华妃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以后,翊坤宫的事,还要多靠你。”

“奴婢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娘娘。”

福子连忙说道。

从那以后,华妃渐渐振作了起来。

虽然皇帝没有再驾临翊坤宫,可经常会派人来送些补品,偶尔也会召华妃去御花园散步。

华妃也变得低调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骄纵,而是用心地打理着翊坤宫的事务。

福子知道,华妃的处境虽然有所好转,可危机并没有解除。

皇后和甄嬛肯定还会找机会为难华妃,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帮华妃度过难关。

这天,福子正在给华妃准备早膳,突然听到有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福子姐姐,不好了,皇后娘娘派人来传旨,说要召娘娘去景仁宫问话!”

福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皇后这是要开始动手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